站内搜索:
从“白发家书”里读懂漂泊与乡愁
日期:[2017-01-05]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来论

■高亚洲

据报道,元旦期间,三位老人带着三幅用自己的白发绣成的盼儿回家过年的“家书”现身苏州山塘街街头。这三位刺绣老人,分别是76岁的陈奶奶,80岁的王爷爷和72岁李奶奶,他们的子女们长期在外工作,有好几年春节都没有回到家里和父母团聚。

年关时分,回家过年毫无意外成了热议的话题。对于那些留守在家的老人来说,能盼着自己的子女回家团圆,无疑是他们在新年之时最大的期待。看到这则“白发家书”的新闻,虽然说有着“苏州刺绣”的背景,但这几位老人以白发为丝线绣出思儿之情,仍不免给人强烈的感官冲击和情感刺激。

父母对外出子女的牵挂,作为一种传统朴素的情感,向来是有传统的。而子女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也向来是深挚的。我们素来就有乡愁的说法,所谓乡愁,所传递出的是对故土的爱恋,更深切地说,其实是对亲情的迷恋。对年迈在家的父母来说,外出的子女便是他们的乡愁,而对游子们来说,在家的父母,应是他们最大的乡愁。

当三位老人用白发写就一封家书,盼望子女回家过年时,所传递的正是对乡愁的极度渴盼。如果我们认为乡愁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对等平行地存在,那么,对于老人的乡愁之盼,又当如何去理解呢?游子们的乡愁到底去哪里了呢?

喘不过气的工作压力、逼仄的生活负担、情感上的空白、信仰上的缺失等,这些似乎都是可以想见的因素。这是一个庞大群体的焦虑,这种群体性焦虑,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情绪表达,所折射出乃是一个社会或者说时代背景下的问题表征。

从宏大叙事的层面说,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这是一个社会在转型期必须面临的阵痛,需要公共政策的破解,给予他们公共关怀,让他们重拾乡愁的美好。而从个体的层面讲,时代的无力感,或许是抹之不去的痛感,但是,相较于此,回归到最朴素的情感需求,或许是更值得珍视的个体选择。

更进一步来说,这些因工作太忙而常年“不能”回家过年的游子,所设定的归乡障碍,有多少是属于自己臆想的假想敌呢?在大多数时候,是不是自己功利心下的自我加压呢?再者说,无论多么靓丽的工作成绩,如果以此要牺牲久违的乡恋,实在是不划算之举。

于此而言,从这封白发家书中,我们既要看懂年迈的父母对阖家团圆的乡愁之盼,也要重新审视游子们的乡愁观。情感上的共通,需要对乡愁有共情的理解,方能抵达内心的故乡。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