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孩童成群结队讨利是 学武术舞瑞狮送吉祥
日期:[2017-02-01]  版次:[A03]   版名:[2017大鸡大利·新春走基层]   字体:【
■龙潭村牌坊。

■祠堂门口挂着彩旗欢度春节。

■用腊鱼、腊肉做菜。

■春节期间,村里的许多路口、家门口都喜欢摆设桃花。

海珠●龙潭村

■专题策划:新快报记者 陈琦钿 张小奋 陈红艳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专题摄影:新快报记者 宁彪

年味关键词

吃斋 舞狮

贴纸

“到哪儿了?等你们到了就开饭咯!”大年初一上午,何礼谦在海珠龙潭村的家中等着弟弟妹妹过来团聚,他的老伴一大早就起来在厨房里张罗着。冬菇、笋干、木耳、花菜、粉丝……一道接着一道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菜肴端出来,逐渐将餐厅的大圆桌摆得满满当当。

“大年初一这天,一家人都吃斋。”何礼谦说,他从父母手中接过这一传统,数十年间,每年的大年初一他家都坚持吃斋。除了远在海南和加拿大的两位哥哥,留在广州的弟弟妹妹都在这一天到他家里“大快朵颐”。“不是我自夸,我家做斋真的很好吃。”对于老伴做斋菜的水平,何礼谦总是自豪地竖起大拇指称赞不绝。不仅如此,在他家吃过一顿丰盛的斋菜后,他的弟弟妹妹有时还会打包带回去。

红纸写“财神”结伴讨利是

“小时候,提前半年就在心里盼着过年.那会儿比较困难,家里没什么钱,等到过年才有好多东西吃,还可以跟家里争取买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点燃了一根烟,今年71岁的何礼谦开始回味以往春节的种种印象。“过去,平时打赤脚比较多,只有冬天气温低的时候才穿鞋,衣服没那么破就算好的了。”何大叔说,给小孩买鞋的时候都是挑比脚大一点、长一点的鞋,塞点纸在鞋子里面,这样穿上去就不会晃荡。”就这样,他穿的鞋常常是大哥传二哥,二哥再往下传,“一双鞋可以穿三四年”。

炸煎堆、炸油角、炒米饼、煎米粉,早年间,家里过年的食物几乎都是自己动手准备。在没有打粉机代劳的年代,全靠人力驱动笨重的石舂来打米粉。两人合作,一人负责喂料取粉,另一人脚踩木杆舂米。“村里人都是你帮我,我帮你,干活的场面挺热闹。”每到大年初一,他的母亲都会在家里做斋。“那时候,吃斋在村里还是很普遍的风俗,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这样做了。”而且,买做斋菜用的材料远不如今天这么方便,所以村民在年前提早就开始准备。尽管斋菜没有今天这般丰富,却也令儿时的他十分期待。至今,他依然很怀念母亲亲手做的斋菜味道。“也许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以为意,连肉也没有,但那时吃起来觉得很香很好味,小孩子也不挑食。”

他印象最深的是,吃完斋菜,父母一边念着“快长高长大”一边给他和兄弟发红包。在村里,孩子也会成群结队地登门讨利是。“手里拿着红纸,写着财神两个字,走到别人家门口就喊‘财神到了,财主娘!’女主人听到了就开门给一个封着一两分钱的红包。”当年,他们几兄弟曾私下合计,想买一辆在当时比较新潮的小三轮车。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几个人凑齐了压岁钱,兴高采烈地跑到南方大厦买回了一辆脚踏的小三轮车,轮流踩着玩。说来可惜,这辆车在何大叔家里保留了几十年,因为掉漆生锈,最后还是忍痛扔掉了。

学武术舞瑞狮送祝福送吉祥

“很早之前,村里就有武术队,也有专门的教头教村民练武,还教舞狮。”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何礼谦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考虑到本地尚武的传统,于是在村里重新建起了一支武术队。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请来传授武艺的教头中有一位姓梁的本地师傅,“解放前,梁师傅就已经在村里教武术,二度出山时他已经60多岁了。”还有一位女教头,她原是下乡的女知青,出生于武术世家,因缘际会也成了龙潭村武术队的师傅。

年轻人尤其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对武术情有独钟。有了武术教头,龙潭村的青年们纷纷拜师学齐眉棍、关刀和板凳功等武术。“连我当时都跟着梁师傅学了一两套拳,只是二三十年不练,渐渐也都忘记了。”何大叔笑言,随着武术队再次开张,舞狮在村里也重新活跃起来,甚至还出现了一支女子舞狮队。他从书架中找出收藏的一本“村里往事”,翻出了一张武术队员舞狮经过村里石桥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上的人和景又勾起了不少往事。

俗话说,瑞狮舞万事兴。每逢大年初一,收拾一新的舞狮队在师傅的带领下,一大早便敲锣打鼓在村子里巡游,给所有的村民拜年,走到谁家门前都会进去转一转,送祝福送吉祥。不管是师傅还是徒弟,基本上都是义务出力,一天跑下来虽然很辛苦,但大家非常开心。

然而,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度风生水起的武术队又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令人扼腕。瑞狮犹在,逢年过节却不免少了几分热闹和喜庆。“应该恢复武术队,它的作用还是挺多的。”何大叔说,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武术更需要传承,“逢年过节或者村里遇到重大活动,有现成的队伍上场助兴,也不用到处请人。”

【光阴里的年味】

米缸“藏满”

木柜“积玉堆金”

“要说过年的变化,讲传统的家庭春节还会贴几副春联,不少人家连春联都省了,简单一点的买两张‘福’字回家贴着。”何大叔觉着村里过年的氛围变得越来越淡了,现在已很难找到以往熟悉的年味了。在龙潭村,不少村民已搬到其他地方去住,过年走动互相拜年的少了。村里有一户人家,住在外地的亲戚虽然年纪大了,但每年春节仍会回村团聚,这种情感令他感到很不容易。

在何大叔的记忆中,一家人在春节前要忙的一件事还有“贴纸”。不单单是贴春联、年画和“福”字,家中各处差不多都要贴一贴。“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米缸,在我家里就曾经有一个大米缸,一米多高,里面要是装满的话,可以装100多斤大米。”快到过年的时候,大人就会在米缸外面贴一张正方菱形的纸,纸上写着“藏满”两个字,也有写“常满”二字的,都是盼有个好兆头,来年家庭富足。

除了米缸,一般家庭常见的大大小小的柜子,也会贴着“积玉堆金”等字。不仅如此,在家里的其他地方,会贴“龙马精神”“天官赐福”“百子千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寄托各种美好愿望的字幅。此外,“谢灶”也是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习俗。过去生活在农村的人都是用土灶烧火做饭,过年前村民也会烧纸祈求平安。“现在已经见不着了,买回来的米装在袋子里,不需要用米缸来装。”何大叔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即使仍有不少人家在坚持炸煎堆等食物,但是“数量大大减少了,有人省事直接去外面买回来。”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