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省上班”的无奈与辛酸
日期:[2017-02-20]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那岩

几乎每个工作日,住河北沧州的姜京子早6:10起床,9:15左右到北京上班地,晚8时40分左右回到沧州的家。这样跨省上班她已坚持了1年。这是全家人权衡各种利弊后的决定。“花销的确不少,但为了一家人在一起都值得,感情比钱重要。”(中工网)

点评:偌大的北京,“跨省上班”的不在少数。沧州算是极端案例,居住在河北燕郊的候鸟一族更为庞大。事实上,大城市周边,跨市上班更是比比皆是,譬如广佛候鸟一族、深莞候鸟一族。为了能够留在大城市,为了获得一席安居之地,这些代价都只能默默忍受,个中辛酸,只能自己才能体会。好歹家人还能团聚,其实更多人只能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父母远在他方,“常回家看看”都成为奢侈。这是大城市的代价,但代价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大,譬如城市群的融合、中心资源向周边的扩散、户籍制度的突破,等等。

日前,有网友发微博称,成都市金堂县福兴中学,班主任要求班上同学每人交100到200元保证金,“保证学习不下降,如果犯错或者下降就扣钱,一般交100,不好管的交200元。”该班班主任表示,确实收了这笔费用,但并非老师要求收取,“是学生主动提出交纳保证金,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且告知家长,家长也同意。”金堂县教育局回应称,目前班主任已经将收取的2660元全部退还给学生,教育部门将进一步对这名老师进行调查。(《成都商报》)

点评:“学生主动提出交纳保证金”,这话就像某些红头文件强捐,回应都是“捐款系自愿”一样,有多大可信度?即便学生是自愿,家长也同意,教师也没有资格收取这笔保证金。更不用说,保证金还看人下菜,不好管的交200元,且不说这其中赤裸裸的歧视,如果教育就剩下罚款保证这种手段,那到底是谁的悲哀?教育乱收费本来就是错的,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问题更严重,把教育变成金钱奖惩更是错上加错,这样的教育能教出怎样的学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