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我们将动员广大文艺家走入生活、贴近人民 举办一系列文艺创作和惠民活动
日期:[2017-03-05]  版次:[A24]   版名:[收藏周刊·封面]   字体:【
李鹏程 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市文联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广东书法院特聘书法家,广东岭南诗书画院名誉院长,广州市书协副主席,广州市青年书协主席。

■梁晓庄书法

■卢有光书法

■沈永泰书法

■李远东书法

■张桂光书法

广州文艺市民空间近日启动,广州市文联主席李鹏程:

广州文艺市民空间2017年发布会暨“墨舞广州”诗书艺术分享展日前开幕,观众以“久旱逢甘霖”这样一向少用的词汇称赞这一活动。与往常那些书画展览不同的是,这个展览名为“分享展”,带给人们的除了鉴赏之外,更多的是在观念和文化内涵方面的思考。

活动开幕式以创新的理念和手段,结合诗词朗诵、舞蹈表演、魔术互动、名家访谈等多种艺术形式,让观众感知了广州诗书的多姿多彩和巨大魅力,给人们平添了别样的喜庆和欢乐。“墨舞广州”展出作品以歌咏广州的历代名人经典名篇为主题,共展出70多位书法家的近100幅作品。主创作品均为一丈二以上,最大作品达100平方米。高悬于展厅顶端的宽2米、长100米的巨龙状长卷,以及与作品对应的人物、图像背景、释文及创作手记,则进一步阐释了“盛装高雅书法”“激活优秀基因”“ 增强文化自信”的策展理念。广州市文联主席李鹏程在接受收藏周刊采访时表示:“市民需要广州大剧院之类的‘阳春白雪’,也需要‘广州文艺市民空间’之类便捷亲民的日常文化滋养。”谈及该空间的启动,他直言:“广州文艺志愿者从此也有了自己的家。”将致力于将广州文艺市民空间打造成服务广州市民的创新文艺平台。■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市民需要日常文化滋养

收藏周刊:广州文艺市民空间能够为广州市民带来什么?

李鹏程:文艺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最能代表一座城市的风貌。如何增强城市文化凝聚力,培养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参与度和归属感,我们一直在思考。广州已有了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和正在建设中的岭南四大馆等一系列与此相称的标志性的文化设施,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对于市民群众来说,他们既需要广州大剧院之类“阳春白雪”的提升,同时也需要便捷亲民的类似我们“广州文艺市民空间”这样的日常文化滋养。“文艺要服务人民”,我们将动员广大文艺家走入生活、贴近人民,通过举办一系列文艺创作和文艺惠民活动,将“广州文艺市民空间”打造成我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主题活动的崭新平台、联结文艺工作者和广大市民的重要基地以及广州文艺生活的新地标。

打造文艺志愿服务新平台

收藏周刊:如何让文艺志愿服务,与群众生活更加紧密结合?

李鹏程:让文艺志愿服务与群众生活更加紧密结合,实际上也是个“政府服务如何由政府定菜向百姓点菜转变”的问题。文艺志愿服务虽然是公益的惠民服务,但同样也需要注意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此,我们将致力于将广州文艺市民空间打造成广州文艺志愿者服务市民的崭新平台。2017年,广州文艺市民空间提出响亮的口号:最文艺,在一起!在广州文艺市民空间里,市民群众是无可置疑的主角。艺术家把作品和创作带到现场,与市民零距离互动,注重市民参与和体验。我们的文艺志愿服务不追求表面数量的多、快、全,更注重内在质量的精、准、实。

“天天有体验,周周有花会”

收藏周刊:广州市文联在工作重心下移、坚持文艺惠民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鹏程:广州市近年来以“一家亲·万家情”文艺志愿服务为抓手,文艺惠民活动已经形成了品牌,如市文艺家协会与各基层文联“结对子”出作品出人才、文艺支教“在孩子们心中撒播艺术的种子”等等,成效明显。艺术家们深入基层,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1500多场,惠及人民群众上百万人次。这批活跃在广州城乡的广州文艺志愿服务团队,已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问题是,如何维持这种热情和积极性?接下来,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通过创新文艺志愿服务,在这里凝聚更多有着强烈而纯粹的文化自觉、公益热情和专业素养的志趣相投的文艺机构和文艺人士加入,一起为我们所热爱的这座城市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未来的“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将不仅是广州地区艺术家进行文艺惠民服务和市民群众从事艺术体验活动的相对固定的空间,同时也是我市广大文艺志愿者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的固定空间。“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创建了“周末文艺花会”“大师下午茶”“跟随二十四节气诗意生活”等艺术生活品牌。每周“周末文艺花会”定期举办四场活动,全年共推出200多场活动,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看、可读、可听、可写、可画、可玩,艺术和生活融入一体。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将成为“天天有体验,周周有花会,季季有盛宴”的艺术发生地,每周末四场市民文艺体验,每季度将举行一场大型艺术,分享活动。春之生动——“墨舞广州”诗书艺术分享展;夏之礼赞——“广州文艺志愿者向公安卫士致敬”主题活动;秋之澄悦——广州动漫艺术主题体验展;冬之绚烂——广州花样生活节。广州市文联将设立“红棉奖励基金”,不定期举办公益讲座、培训。

近年广州书法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收藏周刊:目前广州在搭建书法人才培养平台方面,做得如何?

李鹏程:近年来,广州书法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市文联和书协的引领组织下,市民参与人数成倍增加。通过举办展览、学术研究、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对外交流,有力地推动了书法普及。如近两年,广州地区就举办了以容庚、陈白沙、麦华三等著名书家命名的全国性书法展览和研讨活动,展览来稿不断增加,达数万余件,业内外人士踊跃参与,呈现“提高与普及结合、专业与业余互动、前辈与新人并肩、传统与时代俱进”的新气象。广州的书法教育普及做得很好,比如广州书法下基层、进万家的活动就很有效果。二是学术理论建设得到加强。广州历来是文字学和书法学的重镇,至今仍是在全国坚持和发扬书法传统美学的重要阵地。广州多所高等院校培养的书法专业人才,形成了学历高、基础理论扎实、创临水平好的“书法新团体”。广州市文联联合有关部门举办李曲斋、李伟等老书家书法艺术展览与学术研讨,旨在大力宣传推介广州书法领军人才,进一步加强岭南书风的研究。市书协还积极推动并参与组织编撰《民国碑刻书法在广州》,举办会员临书展、开办广州书法讲堂等。三是对优秀中青年人才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广州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这里没有森严的门户壁垒,优秀的、多元的文化在这里融合升华,使这里的文化基因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对于青年人才培养,广州市文联将设立“红棉奖励基金”,不定期举办公益讲座、培训,搭建展赛平台,旨在发掘广州书法新人,为新人提供更多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为广大青年才俊的成长以及展示才华提供舞台,进一步推动广州书法的整体发展。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