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利用闲置资源低碳环保 网约车改变人们出行习惯(2)
日期:[2017-03-05]  版次:[A07]   版名:[2017全国两会·共享经济中国味道]   字体:【
■CFP供图

【体验】

网约车价格与打车相差无几

体验网约车必须要从驾驶人和乘客两方面独立看待,作为服务提供者和接受服务者,各自的心理和期许有较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在快车、专车中有明显差距,而在普通网约车和顺风车之中,又是另外一种意境。

优惠力度已经大幅度减小

记者昨日11时许在番禺区祈福新邨附近,使用滴滴出行APP中的快车功能,欲前往海珠区土华村牌坊,软件显示需要56元左右,这个价位与打的价格相差无几。据多位市民的说法,自去年开始,滴滴推出的优惠力度已经大幅度减小,平时发放的所谓六折券,也有单次上限不得超过5元等限制。

记者提前了一个小时预约,最终等到了三位司机应答,其中两辆为外地牌照。按照广州市目前的规定,网约车内不允许再出现非粤A牌照车辆。但记者遭遇的情况是,有两名司机分别以“无法进入小区内部”和“看错了时间”为由拒绝前来,并要求记者取消订单,理由是司机一方取消订单会遭到平台的惩罚。无奈之下,记者只能等待第三辆车应答后,主动打电话进行沟通,最终得到了可以准时接驾的回复。

在乘坐过程中,这辆粤Y牌照驾驶人陆先生同意接受记者采访。他告诉记者,自己干滴滴司机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去年,陆先生每个月可以做到200多个订单,除去油费消耗,净利润在7000元左右,在同行之间已经算是翘楚。进入2017年后,订单量开始大幅度下滑。“打车的人少了,都嫌贵,但我们还是要在路上等订单。如果不干这个,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啥。”陆先生坦率地告诉记者,他对于网约车的管理规定十分清楚,自己的车排量只有1.4T,而且是粤Y牌照,均达不到相关要求,但眼下只要平台没有停止自己的运营许可,就“能开一天是一天”。对于广州报考网约车资格证,他表示:“我不是广州人,也没有居住证,因此我也没资格给车摇号,所以上不了粤A牌,更别提去参加那个难度很高的考试了。”

顺风车只允许粤A牌照车辆运营

记者于2015年9月份注册了滴滴平台的顺风车车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先后接送过400多位顺风车乘客。不过进入2017年后,记者的车辆由于不是粤A牌照,也面临不能再开顺风车的问题。根据今年年初的广州网约车管理规定顺风车部分,今后顺风车只允许粤A牌照车辆运营,且一天内收费行程不得超过两次,而在较为繁忙的工作日期间,记者曾经试过一天接送六名顺风车乘客。

不过到目前为止,滴滴平台仍旧允许记者的车辆接单,记者本人却已经失去了对顺风车的兴趣——由于专车快车市场的萎缩和涨价,加上顺风车价格本来就十分低廉,使得大量市民将顺风车作为出行首选,却仍然沿用之前乘坐快车、专车的态度,对车主并不尊重。今年1月,记者曾经遇到过在出发地等候一名乘客超过15分钟的情况。对于乘客迟到这个问题,在顺风车平台直到最近才出台了超时10分钟罚款5元的规定。在此之前,车主只能选择投诉,如果自己主动取消订单,甚至会收到乘客的投诉。此外,部分乘客要求顺风车车主进入小区、内街内巷等不易停车的地区接送,却不会因此对车主表示感谢。顺风车每单一口价的定价标准,也使得车主无法让自身价值得到体现。

在不少小区原有的拼车群中,有邻居街坊三五成群,虽然出行大方向基本一致,但最终目的地可能相距几百米一公里远。这时,便出现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其中一人下一单顺风车单,但出发时告知还要去N个地方接N个人,再到N个地方送N个人。当车主表示异议时,这些人则会搬出“都是邻居别那么小气,大把车主愿意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搪塞过去。

此外,临行更改地点时间、同行人数与下单不符,有老人、儿童同行,或有大件行李均不在订单中注明的做法,比比皆是。

【把脉】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段祺华:

建议出租车退出网约车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段祺华拟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对网约车提出,建议出租车退出网约车平台,网约车平台仅保留私家车。同时,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出租车的调度平台。

“出于出租车行业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并不适合和私家车放在同一个平台。” 段祺华说,出租车不同于一般私家车辆,具有“公用性”等特点,是对公益性公共交通工具的补充,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出行的需要。

根据出租车公司的规定,出租车驾驶员无正当理由不得拒载。但是,一些出租车司机在询问路边客人目的地后,以网约车平台接单了不能去或者不顺路为由拒绝载客。即使客人因此向出租车公司进行投诉,有司机以网约车平台公司已有预约客户进行辩解。

“出租车存在于网约车平台,不利于为老年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段祺华表示,通过网约车平台预约车辆需要熟练掌握智能手机的相关应用操作以及网上支付,并需要有较好的视力和反应能力查看接单车辆信息、手机导航,这些对于大部分上年纪的人来说显然存在阻碍。然而,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往往比年轻人更需要出租车服务。

目前,出租车进入网约车平台后因为可以通过平台加价和挑选目的地,导致不会使用手机操作平台的老年人路边扬招车辆变得非常困难,特别是恶劣天气下的出行。这与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性质相违背。在段祺华看来,应在出租车的公用性和非公益性之间寻求平衡,即出租车应退出网约车平台,作为公交车等公共交通的另一种补充形式,更好地为大众提供交通运输服务,而网约车平台则仅保留私家车。

同时,段祺华建议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联合出租车公司和网约车公司通过联营或合作的方式,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出租车的调度平台。一方面加强出租车车辆信息和驾驶员信息的审核,另一方面设定合理的加价幅度和模式,比如恶劣天气、模范车辆的加价等。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

用保费刺激网约车司机提供更好服务

近日,在参加“聚焦两会:智慧交通,绿色出行”专家沙龙时,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指出,网约车的监管要靠大数据,把司机驾驶中的行为是否规范、用户的体验感等做成大数据,作为网约车投保时保费收取的依据。保费数额直接会对网约车司机产生正激励,将会令网约车的社会化监管多了一个重要的渠道。

“过去没有大数据,收保费只能大家都一样。如果有了这样的条件,就完全可以个性化定制价格,真正通过市场行为来倒逼他正激励让其向好的服务发展。”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念头,是因为陈舒认为,网约车是个体感很强的服务,所以必须要开发个性化的社会监管产品,政府也要在这方面进行监管。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监管真正到位,通过市场的激励机制达到消费者所要求的安全、可信任、有公信力,使得这个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网约车司机的培训,陈舒认为,哪怕司机是一天只做两单,不是整天专职做这个,也应当有素质的管理。“问题是用什么模式来培训,是必须坐在课堂来培训,还是通过网络形式培训。”

对于目前各地网约车实施细则各有不同,陈舒认为,这与原来出租车就是区域分割管理有延续性的关系。陈舒指出,网约车最后到底该怎么管,最终还要靠大数据。“因为这种新生事物,政府从管理角度来说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观察上一段时间,最后数据出来,政府再客观决定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