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想真正实现“全面二孩” 需先消除育龄夫妇的担忧(1)
日期:[2017-03-06]  版次:[A08]   版名:[2017全国两会·热点透视]   字体:【


全面二孩实施一周年再成两会热点,代表委员全方位把脉二孩来临

一孩长成,二孩出生,这样的情景,在过去的一年里,就发生在了许许多多的家庭里。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到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二孩”,人口政策的逐步放开,是过去五年其中一条最显著的政策变化。这是我国实施了30余年计生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随之而来的,是相应增加的人口数量,以及生活方面的种种变化。

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生育意愿的逐渐释放,医疗资源的紧张开始显露出来,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家庭成本的上涨与教育资源争夺。生,还是不生,一度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共同话题。对于在许多二孩家庭看来,二孩的平安落地犹如赶上了“末班车”,但对于不少家庭而言,再生育,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能力。

“全面二孩”放开的第一年,中国有9000多万对符合二孩政策的夫妇,最终,2016年比2015年多出生了131万个婴儿。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新出生人口1867万,其中45%来自二孩家庭——这个数字约为840万,这是“全面二孩”落地一年的“成绩单”。

可据全国妇联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一孩家庭不想要二孩。教育、医疗卫生、生活环境等公共服务资源状况和家庭状况,是影响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

面对二孩时代的到来,不少家庭表示,他们有欢喜、有担忧也有抗拒。面对他们的故事,在全国两会期间,“二孩”依旧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多位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为进一步完善二孩政策提出建议。

“政策一放开我家省了30万”

二孩之喜

对于家住广州番禺的陈豆豆而言,无论二孩政策是否放开,二孩是要定了的。

“我们都觉得一个孩子很孤独,有了兄弟姐妹的陪伴则是不一样的,而这份兄弟姐妹的爱,是父母之爱所不能给予和替代的。”陈豆豆说,自己与先生都并非独生子女,因此一结婚时便达成共识,希望日后能有两个孩子,彼此陪伴成长,体验世上另一种非父母子女的亲情。

二孩政策放开消息传来的那个下午,陈豆豆的先生正好在出差。她立刻拨通了先生的电话:“亲,我帮你省了30万元哦!”原来,二人早已商量好,政策不放开,即使缴上30万元的社会抚养费,也要生第二胎。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原本计划两三年后再要的二孩,却在去年7月份提早“来临”。但这并未打乱陈豆豆的任何计划,“本来就是计划要的,只不过提前了,一切水到渠成”。

陈豆豆之所以这么淡定地喜迎二孩,不仅是因为心理条件已经做好了准备,更重要的是经济条件的允许。“我老公是做生意的,自己也上班,养一个孩子和养两个孩子,都是要请一个阿姨,同时两边老人轮流来带,经济压力不会太大。”即使是令不少计划生二孩的父母“闻风丧胆”的教育开支,陈豆豆也打好了“算盘”。此前她还计划着把孩子送进老城区的名校,如今却发现家旁边的中英文国际学校更适合家庭氛围与教育理念。“从幼儿园到小学,每年6万元,即使是两个孩子,家里的情况也是负担得起的。”

但陈豆豆并非对二孩的到来全无忧虑。在她看来,二孩到来后最大的改变,在于她与先生需要耗费双倍的精力去培养与教育孩子。“养大一个孩子很简单,穷有穷养富有富养,真正难的是陪伴孩子成长。”陈豆豆说,即使日后三孩政策放开,她也“封肚”不生了,因为不想孩子侵占太多她与先生的时间与精力,让婚姻生活仅剩照顾与教育孩子的疲惫。

与此同时,如何兼顾平衡两个孩子,也是陈豆豆这个二孩妈的重要“功课”。曾有亲戚建议让她在快生时把大孩送回老家,让父母帮忙照顾一段时间,待过完最手忙脚乱的月子时间后,再接回来。对于这个提议,陈豆豆二话不说就否决了。“无论什么时候将大孩离开自己都无所谓,只有这个时间不行。”她解释,一生二孩就把大孩送走,大孩心里肯定觉得自己被遗弃或排挤,这不利于大孩与二孩的“和平共处”。

“我每天一睁眼就在愁钱的事”

二孩之忧

2016年12月,家住广州的小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宝宝,除了有“卸货”的轻松与新生命诞生的喜悦外,更多的是为二孩真正到来而犯愁。

2016年3月,小娟的生活恰逢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为了给儿子和双方父母更好的生活条件,小娟与先生决定换一套更大的房子,向银行贷款上百万元,同时又向亲戚借了几十万元,忙活了好几个月,终于有了个住着不太挤的新家。“那时候已经跟老公商量好的,这几年我们就努力赚钱,然后我自己也打算抽个时间读个研,给自己增值一下。”正当满腹“壮志”待实现时,小娟发现自己意外怀上了。

“我感觉人生刚亮起来,瞬间又暗下去了。”小娟说,由于老公常年在外地工作,家中经常仅剩自己和一位老人带娃。二孩刚来的时候,她正面临着新房装修和旧房收拾、搬家等一系列大工程,本来一人便已是难于应对,不料又来多了一人。二孩之苦来得比小娟想象中更早、更凶。由于孕期反应大,小娟时常是一边工作,一边孕吐,一边带娃顾家。待怀孕三四月时,她甚至患上了妊娠剧吐,住进医院大半月。

小娟二胎的反应一直持续到孕期八九月,待二孩真正呱呱落地之日,身体轻松了,心情却沉重了不少。“我现在每天一睁眼,就在愁钱的事。”小娟告诉记者,仅是房贷和大孩幼儿园学费这两项,一个月便要花掉一万元,再加上二孩的开销、日常花费,每个月几乎都是紧巴巴地过日子。

今年春节前,在二娃刚满一个月时,小娟便独自一人带着二娃坐高铁回千里外的家乡,大孩则跟着先生开车回家。“我现在感觉大孩比以前调皮了不少”,小娟说,二孩的出生吸引了全家人的注意力,每个人都围着二孩转,她自己每天光是照料二孩的吃喝拉撒睡都忙不过来,大孩因此受到了些冷落。“我对他其实挺愧疚的,从怀上二孩开始,我陪他一起看书的次数不超过10次,而这之前每晚睡觉前都会跟他一起阅读的。”

除了大孩的心理状态,小娟现在更担心回来广州开始上班后的情况。“二孩还需要母乳喂养,我又得上班,家里还是只有一个老人带孩子,到时候肯定手忙脚乱。”至于孩子未来上学等问题,小娟直言不敢想太远,“光是想想几个月开工后的状况,就已经很令人沮丧了”。

放弃二孩

“我就想过有余地的生活”

当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家住广州天河的小阳与家人非常有默契地一致决定:二孩?坚决不生!

小阳一家是标准的三口之家,她与先生均是工薪阶层,儿子去年9月刚上幼儿园。由于没有老人带孩子,小阳与先生每天的时间都咬合得非常紧。上班上学日,早上8点,小阳的先生起床,给儿子洗漱穿衣,送去幼儿园。中午,上夜班的小阳起床到菜市场买菜,忙忙家务。下午4点多,她将儿子接回家稍作休息,5点多带着儿子去单位开会,然后再一起回家,做饭炒菜,陪儿子吃饭。晚上7点多,小阳的先生下班回家,二人进行“交接”,小阳匆忙赶去上班,先生则留在家中陪儿子散步、洗澡、睡觉。只有到了周末,这三口之家才可以不用如“打战”一般过日。“这其中的环节都不能有任何的‘意外事件’发生,如果突然有应酬或者急事,起码要提前一天给对方‘报备’。这个时间安排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

除了精力不允许,生二孩的账,小阳也仔细算过。一旦生了二孩,意味着需要换更大的房子,又要重新背上更多的房贷。此外,教育花费上,由于儿子没有摇上公办园的号,只有在民办园上幼儿园,每个月的学费3400元,再多一个,意味着花费翻倍。一旦忙不来,若要请个住家保姆,一个月又得花多4000-5000元,而且家里也腾不出地方给保姆住。“我就想过有余地的生活,想把更多的钱财和精力留给自己和先生,没必要过得这么累。”

年轻人不想生,老人家难道没有催着“追一个”?小阳告诉记者,之所以不要二孩,更是因为希望双方父母有自己的生活,不用辛苦当“孩奴”。由于公公婆婆都是属于比较开明的恩爱夫妻,儿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前,都要“求”着婆婆来给带小孩。而婆婆更是觉得如今在教育、医疗等各方资源都这么吃紧的情况下,好好地把一个孩子养好就行。“我现在去接儿子,门口99%的都是老人家,聊的都是带孩子有多辛苦。之前便听着一位老人家说,带一个孩子常住5年,两个便是10年,我这把老骨头还有多少个10年啊?”小阳说,听完这番“心声”,更坚定了不生二孩的决心。

全国妇联《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调查报告

■统筹: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周聪 ■采写: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特派北京记者 周聪 黄婷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