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CPI涨幅跌破1% PPI涨幅扩大 输入性通胀暂时或无忧
日期:[2017-03-10]  版次:[A24]   版名:[赚钱]   字体:【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8%,涨幅跌破1%,创下2015年1月份以来的新低,大大低于机构预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8%,涨幅比1月份扩大0.9个百分点,达到2008年以来最高。机构和专家认为,现在的物价指数翘尾因素比较明显,PPI大涨可能引发的输入性通胀暂时无忧。

■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食品价格明显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主要是受到翘尾因素变化影响。去年2月份,在春节因素和寒潮天气影响下,价格基数较高,导致今年2月份CPI同比涨幅中,上年的翘尾因素约为0,这比1月份减少1.5个百分点。CPI环比下降主要受食品价格明显回落以及节后外出旅游人数减少、旅游相关服务价格回落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下降5.4%,影响CPI环比下降0.15个百分点;蛋、猪肉和禽肉价格环比分别下降6.2%、1.6%和0.7%;飞机票、旅行社收费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2.2%、7.7%和3.6%。

PPI方面,2月PPI同比上涨7.8%,环比上涨0.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0.4%,影响PPI上涨约7.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8%,影响PPI上涨约0.2个百分点。据测算,在2月份7.8%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6.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为1.4个百分点。

绳国庆分析,PPI同比涨幅扩大主要是受去年2月份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在调查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上涨85.3%,涨幅比上月扩大26.8个百分点。

“滞胀论”属杞人忧天?

值得注意的是,PPI自2016年9月转正后,同比涨幅呈扩大态势,市场较为关注PPI对CPI的传导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2月份CPI涨幅之所以创出两年以来新低,主要是受翘尾因素、食品价格下降影响。反而PPI大幅上涨,可能传导到消费品价格,加上当前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美国可能加息,国际性输入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这些都使得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忽视。

但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则认为2月的CPI数据充分表明,并未出现PPI向CPI非食品的传导,更没有出现PPI向CPI食品的传导,近期的“滞胀论”纯属杞人忧天。他认为2017年“黑色系”和原油价格上涨趋势难以高于2016年,PPI峰值已经出现,3月之后将逐渐回落。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PPI的涨幅明显大于CPI,这说明物价上涨主要还是在上游行业,而中下游行业由于终端需求没有坚实的基础,提价能力不足,因此被迫承受及消化来自上游的成本压力。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认为,这轮PPI上涨主要是生产资料上涨,跟CPI相关的生活资料相对稳定,因此并不必过分担心通胀,2017年更多是物价的正常化。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