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龙头龙须龙舌龙骨 每处编织皆有章法
日期:[2017-03-21]  版次:[A15]   版名:[发现广东]   字体:【
●龙头制作非常讲究,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指点才行。

●编织草辫的示意图,龙头的上下颚分别用8条和7条草辫拼接而成。

●上洞村村民制作的草龙古朴简单,以“五谷之王”的稻草编扎,寓意“五谷丰登”。草龙主要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

●龙头要“似”,演出才会生动。龙头的编织是从编草辫开始的。

上宽下窄,这样龙嘴才好看,另外8+7(指龙头上下颚的草辫数目)正好凑成了15,象征着农历八月十五。”

——广东东莞企石镇上洞村草龙工艺传承人 姚耀深

在广东东莞企石镇上洞村,村民制作的草龙古朴简单,以“五谷之王”的稻草编扎,寓意“五谷丰登”;草龙主要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主要包括上颚、下颚、龙舌、龙牙、龙角和龙眼,整条草龙的编织中,龙头最为考究,必须要有经验丰富的师傅把关。有着50多年草龙编织经验的姚耀深老人把新快报记者带到他们的“工作间”,介绍了草龙编制的整个过程。

龙头上下颚,“上八下七”有寓意

草龙的制作材料比较简单,包括晒干的稻草、自制的麻绳、牛头叉、树杈、电筒、竹片、竹榫、铁丝等,用到的辅助工具有砍刀、铁钳、剪子、美工刀、缝针等。当年收割的稻草放在场院里,等完全晒干后就能用了,“一般挑高一点、一般粗细的稻草就行”。姚耀深说首先是编制龙头,“龙头要‘似’,演出才会生动。”龙头的编织是从编草辫开始的,草辫看似简单,实则也有一定的章法,首先整理一扎手腕粗的稻草,手握草头部位,每根稻草的头尾对齐,整理过程中扯掉叉开的草叶,然后用草绳把草头绑好;其次,按照三股辫的编织方法进行编织;最后,编织好后将草尾用稻草或草绳捆扎紧。

“按照这种办法编好15条草辫,先制作上颚,用8条草辫并排在一起,用两条竹片串起来固定好,把草辫的另一头交叉弯曲,弯成勺子的形状,用麻绳或铁丝固定好。接着制作下颚,跟上颚一样,只不过是用7条草辫。”姚耀深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道。为什么要“上八下七”呢?“上宽下窄,这样龙嘴才好看,另外8+7正好凑成了15,象征着农历八月十五。”姚耀深说,上颚和下颚组装时,中间还会固定一个弯成弓形的竹片,用来支撑上颚和龙眼。“另外,下颚里面还会固定一个相互交叉的草辫,作龙舌。龙角也是用稻草编成鹿角的样子,编织方法跟刚才一样,只不过在草辫编到2/3左右的长度时,平均分开两扎,分别编织三股辫子。为了让龙角看上去坚挺,里面又分别捆绑了一根稍短的小木棍,然后固定在龙头的两端。两根手电筒绑在龙头的两边当龙眼,四个7-8厘米长的竹榫放在龙嘴两边当龙牙,下颚下面垂下来的龙须是剑麻做的。龙头编好后,再用剪子把分叉的草叶剪掉,修得美观一些。”

就地取材自制麻绳,龙须龙骨很讲究

草龙的制作倡导就地取材,除了常见的稻草外,所用辅料也都是村民自制的,龙须就是其中一种。“我们当地有一种叫‘菠萝麻’(即剑麻)的植物,把叶子割下来,拿回家,放在水里,泡上10到20天,捞出来,用槌头把叶子捣烂,剩下一些白色的纤维,然后再晒干,就能用了。菠萝麻有刺,割的时候要小心。”

接下来就是制作龙身了,用一根粗麻绳作龙骨,把稻草一束束地捆扎在龙骨上,拼接成圆柱状,圆柱侧面的直径为30厘米,长度各不相同,一般为12-13米长,最长的有25米。为了龙头能够灵活舞动,龙头与龙身用一段粗草绳连接,龙头固定在一把三角牛头叉上。“这个必须要金属做的,因为龙头比较重,要能承受住重量才行。龙身上,每隔1.5-2米固定放一个木叉,木叉也是我们自己做的。龙尾也系上一段粗草绳,这样才能摆动。”

草龙的编制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每一步都需要娴熟的技巧,个中也凝聚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智慧。想象一下,每当中秋,暗夜中锣鼓喧天,一条草龙鳞光浮动,展现的是村民丰收的喜悦、团圆的欢庆、活力的迸发,更有对劳动人民勤劳的赞歌。

【谈资】

关于龙图腾

龙是中国境内上古文明时代许多族团的主图腾,主要是东夷民族和神农民族。在原生图腾阶段,它即是鳄。在演生图腾阶段,扩大到了蛇、鼋、龟、黾以及与鳄近亲的两栖类动物,并在形象刻画上以鳄为主,相互附丽。在复合图腾阶段,则把不同联姻族团、联盟族团、联盟国族间的图腾徽识特征相互附丽攫取,遂有龙为鹿角(牛角等)、蛇颈、鹰爪、鼍头足身、鳞(鱼)身等复合特征。

到了转型变质时期,民间艺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愿望,有所谓“九似”、“九象”等说法(九似:角似鹿,头似蛇,眼似鬼,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九象:头像牛,身像鹿,眼像虾,嘴像驴,须像人胡,耳像狸猫,腹像蛇肚,足像凤趾,鳞像鱼)。虽然综合了飞禽走兽的最有特征最富寓意的特征,却失去了图腾徽铭自身的本旨;形式和躯壳还是龙,但只是一种艺术品供欣赏,或一种文化符号,象征一种意义,而不再是族图腾徽铭了。

(摘自《上古中华文明》一书)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