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稻草扎龙有来历 “化龙”升天祈平安
日期:[2017-03-21]  版次:[A14]   版名:[发现广东]   字体:【
●上洞村的草龙舞,可追溯到1642年,迄今已有375年历史,舞龙习俗从未间断过。

●草龙舞的最后环节就是到河边将龙火化,俗称“化龙”,寓意着龙升天,把人们中秋的愿望和喜悦带到天上。

●上洞村姚氏祠堂展柜里的草龙,长约10米。

最好看的是‘绕龙饼’。舞龙头的人按照顺时针的方向高速奔跑,其他舞龙的人要配合他,一起带动龙身旋转起来,最终形成一个看上去像饼一样的图形。”

——广东东莞企石镇上洞村草龙工艺传承人 姚耀深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广东东莞企石镇上洞村热闹非常,一条插满线香的“金龙”上下左右欢快地舞动着,点点灯火划出一道道弧线,宛如游龙下凡,活灵活现。这条舞龙是由稻草编织而成,不但会去各家各户拜门,还会带来丰收的喜悦和风调雨顺的祈愿,到了零点,舞龙结束今年的使命,化龙灰飞……这就是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草龙舞,2009年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青仪式庄重神秘

上洞村为姚氏宗族古村落,先祖于宋朝末年从韶关南雄迁入,从众多考古发现推断,这里是广东最早发掘出陶祖的地方,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留下人类早期生存、生活的印记。在上洞村的姚氏祠堂内,记者看到一条长约10米的草龙陈列在展示柜内,虽然由稻草编织而成,但整体却惟妙惟肖,尤其是龙头,只见龙须飘然,一双黑色的龙眼圆睁,威武中透着几分亲和力。今年77岁的姚耀深老人介绍说,这是他和村里几位老人合作编织的,他本人自青年时代就开始扎草龙、舞草龙了,还曾自编过一首“舞龙拜门歌”。

姚耀深说上洞村的草龙舞,最早可追溯到1642年,迄今已有375年历史,舞龙习俗从未间断过。关于草龙舞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可以灭灾减难,相传在当年八月,村里发生瘟疫,村民心情忐忑不安。时值中秋节,人们想起用龙来辟邪驱疫。于是就地取材,用稻草扎成一条长长的龙,用剑麻作龙须,用小木棍作龙脚;草龙做好后,再择一个吉时,进行“采青”,意为龙“活”过来了,开始运作;最后在龙背上插上香火,鞭炮锣鼓齐鸣中,村民抓着木棍把龙从村内舞到村外再舞到山上。村里卧床的病人,听到锣鼓声后,即时精神振奋,缠身的病魔被赶到九霄云外,于是舞龙活动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姚耀深说采青仪式庄重神秘:“不采青不灵,一定要择选良辰吉日,一般选在晚上8点行人较少时,其间不能说一句话,长老们会偷偷将草龙扛到水塘边,用龙尾在水中点一下、甩三下,如此重复三次,这叫做‘龙上水’,再点燃线香插在龙身、龙头上。接着找棵榕树,先让草龙‘嗅’一下树叶,然后将树叶采下来放在龙嘴里衔着,最后才送回祠堂添香燃炮恭迎‘龙神’驾到。”

六坊巡游,“群龙共舞”

中秋当晚,龙头和龙身插满线香的草龙在年轻人的手中“活”了起来,舞龙队通常由16个人组成,其中大多为青少年,成年人则担当敲锣打鼓的角色,间或在青少年体力不支时轮替舞龙。龙头摆动,龙身舞动,远观宛若一条“金龙”从天而降。“草龙会舞着到各家各户去拜门,为他们带去喜悦。接着,草龙会到天宫里和上洞祠堂拜祭先人。”姚耀深说,舞草龙的高潮环节是“游龙”,“游龙”时,舞龙者要不停地舞动草龙,祈求健康、活力、幸福,村民不停向草龙抛鞭炮、放烟花,举村同欢,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最好看的是‘绕龙饼’。舞龙头的人按照顺时针的方向高速奔跑,其他舞龙的人要配合他,一起带动龙身旋转起来,最终形成一个看上去像饼一样的图形。”姚耀深说,此时锣鼓声震天,舞龙者的热情会慢慢传递到整条草龙身上,跑动的身姿逐渐形成一股“旋风”,“旋风”很快地铺散开来,“席卷”观看的人群。最终,人们被这种热情所感染,为之兴奋、快乐,目光很难从草龙的身上移离,甚至忘了舞龙者的存在。

上洞村有围面、下围、北门、东门、新围和大丁圩6个坊,中秋夜各个坊还会组织舞龙队巡游,6个坊的草龙都将聚集在上洞村广场,展示“群龙共舞”的壮观景象,行程并不局限于上洞村,还会去周边镇街,甚至惠州博罗。

草龙舞的最后环节就是到河边将龙火化,俗称“化龙”,寓意着龙升天,把人们中秋的愿望和喜悦带到天上。化完龙后,舞龙的人每人分一把香带回家,以保佑家庭幸福。

【谈资】

另一个草龙舞传说

从“殿前请龙”到“荣归故里”

传说在明朝期间,上洞村姚钿登万历戊午乡荐己未科进士,任浙江嘉兴府推宫历任五载,甲子行取北京吏部民选司主事。公元1627年,时任稽分公侍郎的姚钿由明思宗给假回乡,长时间没被召回京。居乡期间,姚钿觉得对老围门风水、景观意识文化不够完善,便设计出了四道门坊,分别为迎恩门、引龙门、接龙门、望京坊,通过高第门进入上洞古民居,随后叫人建造。门坊竣工不久,姚钿即被召回朝廷复职。姚钿回乡到复职历时九年,钦取吏部天宫,戊寅光録左卿,辛己升顺天府承会推大理卿。

姚钿告老还乡时,想起老围门的门坊以龙字冠名,怕日后祸害子孙和村民,便心生一计,请求崇祯皇帝赐稻草龙一条带回家乡与村民同乐。崇祯笑着说,这也容易。当即下令叫人用麦草扎了一条小草龙赐予姚钿。姚钿回乡时,村民打锣敲鼓在五行门外接龙入村。从此村民为了庆祝皇帝赐龙(时近中秋)一事,就有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舞草龙的习俗,并且传承至今。

(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