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教师批评家长”,谁最需要反思?
日期:[2017-03-21]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来论

■段思平

据报道,何先生的女儿曾在广东东莞一所小学读书,有一次女儿忘记带作业去学校,班主任在教室门口把孩子和他批评了一顿。“批评我可以,但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批评我。”何先生说,没过多久,他给女儿办了转学。

老师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家长,虽然是并不多见的场景,但背后多少映射出家长与老师之间不平等的关系。虽然我们知道,理想的教育图景,是老师和家长地位平等、各司其职,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在老师看来,自己是教育工作者,家长应该配合自己的工作,完成好自己交代的任务;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委屈,希望老师给孩子更多关注,因此在老师面前也难免先就有了敬他三尺的感觉。

因此,现如今家长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是:当个家长太不容易了。被老师批评还只是个面子问题,要跟孩子一起完成各种“家庭作业”,给班集体出钱出力等等,这些“家长作业”更让人不堪重负。如果老师将自己凌驾于家长之上,一味对家长提各种要求,甚至把孩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都推到家长身上,无疑就逃避了自己的教育责任。对此,老师要反思自己,如果真的希望家长在学生教育上发挥更大作用,就不能轻易在孩子面前伤害家长的自尊、损害家长的形象,反而要更多地与家长进行柔性沟通,更好地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督促作用。

当然,一言不合就转学,也绝不是家长面对老师时应有的正确态度。虽然这位家长没有当面针尖对麦芒地反唇相讥,但是事后带着孩子转学,也间接地在孩子面前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听家长的,别听老师的。在孩子面前消解老师的权威性,其实和老师在孩子面前消解家长的权威性一样,都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让孩子无所适从。

事实上,现如今,家长和老师都不容易。因为时代发展了,知识更新了,教育理念升级了,为了孩子,双方的担子都更重了。一方面,传统的流程化的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提供个性化的补充,所以家长要理解老师,配合学校参与到孩子的培养中来;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明确,不能把老师的分内之事推给家长,对家长也不能采取命令式的做法,要通过充分沟通,让家长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家校联合的工作里面来。只有家长和老师互相理解、彼此支持,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