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阿里云借AI升级输出“大脑”
日期:[2017-04-05]  版次:[B06]   版名:[3C周刊·互联网]   字体:【

为“万物智能”提供基础设施和智能引擎

■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

“机器要做人类的助手,而不是竞争者。”阿里云总裁胡晓明3月29日在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表示,不论是ET进入医疗和制造领域,还是机器学习平台PAI2.0的推出,都是为了让人工智能这门复杂而前沿的科学变得更加通用,为“万物智能”提供基础设施和智能引擎。

给医院配永不休息的“实习医生”

帮中国制造提升万亿利润

用大量医学数据来训练机器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深度学习技术已经让机器在“看”、“听”、“说”等方面的准确率大幅提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将取代医生,ET做出的初步诊断会由医生再做核查,医生也可为ET注入新的知识,把ET“调教”成全能助手。

这也是胡晓明在发布会现场为ET医疗大脑下的定义,这是一个开放的人工智能系统,除了阿里云的人工智能科学家,也将吸收外部的精良算法和医学经验,让ET可在患者虚拟助理、医学影像、药效挖掘、新药研发、健康管理等领域承担医生助手的角色。

大会上,阿里云宣布联合英特尔、linkdoc启动天池医疗AI系列赛,在这个汇集了6万多名AI算法科学家的平台上,寻找早期肺癌诊断的智能化判断最优算法,让机器可以通过原始CT影像图片协助医生进行诊断。

胡晓明还在现场提出“中国智造1%”的概念,希望让工业生产线上的机器拥有智能大脑,“中国制造业如果提升1%的良品率,意味着一年可以增加上万亿元的利润。”

让机器能够感知、传递和自我诊断问题,ET工业大脑通过分析工业生产中收集的数据,优化机器的产出和减少废品成本。通过并不昂贵的传感器、智能算法和强大的计算能力,ET工业大脑解决的是制造业的核心问题。

据了解,徐工集团、中策橡胶、吉利等制造领域企业都在积极引入ET工业大脑,投入智能制造的浪潮之中。

强大技术后盾:

阿里“NASA”计划

“人工智能要想真正成为普惠科技,需要一款更加通用的生产工具。”阿里云首席科学家周靖人在现场表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阿里云协助用户在医疗、工业领域落地了多项重大的人工智能应用,但如果要把人工智能技术走入每个人的生活,需要更加平台化的人工智能产品。

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机器学习平台PAI2.0,以更丰富的算法库、更大规模的数据训练和全面兼容开源的平台化产品,让人工智能这门综合多门学科的技术,变成开发者只需要托拉拽就能可视化完成开发的普惠性技术。

不久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内部启动代号为“NASA”的计划,面向未来20年储备核心科技,机器学习、IoT、生物识别等领域智能化领域被放在突出位置。据了解,阿里“NASA”计划的研发成果都将通过阿里云对外输出,成为创新者的强大技术后盾。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