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现代化的大学要有开放的精神
日期:[2017-04-10]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耀琪

据报道,4月7日开始广州市民发现,想进中大校园领略学府气息不再容易了,必须出示校园卡才行。原来中大加强了大学城校区和南校园的出入管理,下一步将逐渐向其他校园推广。理由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维护广大师生的安全,营造良好的宜教、宜学环境”。有趣的是,由于大学城校区没有围墙,因此只采取了教学楼的进出管制。

纵观许多国外闻名已久的牛津、哈佛、斯坦福等名校所在地,无不是深度嵌入到所在社区和城市当中的。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如同鱼水一般密不可分。幻想脱离于外界的窥视、干扰和介入的大学,几乎很难存在。

正因为上述理由,国内新兴的大学城包括广州大学城,纷纷以“没有围墙的大学”观念自居。老式如枷锁般的学校铁门,让渡成开阔的广场,有意消除内外边界。以此吸引公众对本大学产生浓厚的观摩、求学、求知的兴趣。反观中山大学南校区,前身就是历经百年的岭南大学,早年也与农田农村连绵一起,没有围墙可言,也未闻村野之人破坏。即使后来以围墙为边界,也并未彻底实行外人入校验证审查。

进入一个公共单位而不是私人公司要验证,此做法当今也只在机关化的地方保存了。从环境上看,中大周边人口密度确实很大。然而,随着交通环境整饬、公安监控严密、防范技术升级,今天治安状况难道反而每况愈下,得严防外人才能保平安?几十年前不用验证入门,今天大环境好了却要验证?

当使用校园卡才能入校,这无疑是直接隔绝了外来者和一所大学的正常交往。无论是访问者、校友、家长、亲朋好友甚至旅游者,都会被挡在门外。从结果上看,没了外人当然能保障大学的教学秩序。然而,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中大校园也并非小学般面积狭小、生态脆弱。甚至还没有类似武大樱花季节那样的窘境,查证入园的紧迫性在哪里呢?隐含的机会成本、形象损失又考虑过吗?

大学要验证放行,一方面是对外部大环境的厌恶和回避,是对“社会闲人”的抗拒;另一方面,是对“封闭才有秩序,有证才能放心”的良好想象。且不说慕名进入中大的。要说发生意外,上万学生学历、层次、品性各不相同,大学里难道就不会有事端出现?外人可能踩草地,本校学生就不会?人性的善恶,是校园卡能够隔离与辨别出来的吗?

真正开放的大学,不只是在口号、理念上,形式空间的开放同样重要。管理治安,是要服从于大学的宗旨,而不是为了管理方便,主动隔离社会与大学。人性管理更有智慧,无形氛围能熏陶人,进入大学,总会被其强大的文明气场所约束。过去中大就是这样一直落落大方至今,校园也没有变成火车站广场,如今连公园都打破围墙不收费了,作为大学岂能往后走?如今禁令且不说能推行多久,就是要推行,最起码也应该先征询学生和社会意见吧?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