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的哥回流” 网约车博弈尘埃落定?
日期:[2017-04-18]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今日快评

■斯恪

在去年12月广州颁布专车管理办法之后,一度被专车挤压的出租车市场开始逐渐回暖。来自广州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有836名曾经离开出租车行业的的哥又返回行业,而且目前还有1500人已经报名参加出租车司机资格考试。在2015年至2016年间,在专车冲击下,为了挽留司机,有些公司份子钱下调幅度甚至达1000元。(《南方都市报》)

点评:当定位转换、门槛抬高、价格攀升之后,网约车相对于出租车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网约车订单减少、出租车司机回流也就再正常不过。虽然网约车这条鲶鱼所带来的效应不如预期,但网约车的出现,至少让人明白,再固化的利益体系都有松动的可能,关键是否允许公平竞争。退一步讲,即便网约车价格备受诟病,但无论如何,市场上多了一种选择,也就让另一方多了一些竞争压力。更关键的是,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没有优质服务,没有技术创新,现有的利益格局迟早还会遭受挑战。

现在,大街上的乞丐真真假假,有的职业乞丐是把乞讨当成一门职业了,有时碰上这些人伸手要钱,或许你也曾以“没零钱”来搪塞过,但现在,济南街头行乞者使出了“绝招”:一乞讨人员手拿筐子,上面印张二维码亮相了,网友惊呼,现在乞讨人员都信息化了。(《济南时报》)

点评:这年头,连乞讨都与互联网接轨,真可谓与时俱进。相比于传统乞讨,人们对待二维码乞讨的态度可谓一边倒。究其根本,人们愿意施舍是基于同情的心理,而二维码乞讨给人的感觉则是妄图不劳而获。会用二维码,至少有手机有能力充话费,如果加上身体健全,乞讨的立足点就荡然无存。当然,这并不是说乞丐不能使用手机,而是二维码乞讨让真假边界更加模糊,这只会让同情更加稀少。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