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国武术,打还是不打? 这是一个问题(2)
日期:[2017-05-10]  版次:[A29]   版名:[新文娱·体育]   字体:【
少林寺壁画 河南嵩山少林寺白衣殿保留有清代壁画。其中就描绘了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有拳打脚踢,也有演练器械。



现在武术圈中像闫芳这样的“武术大师”有多少?他们为什么对着徒弟才展现厉害功力?

黄标:她能这么火,应该说是她抓住了外行不懂的心理,实际上她根本没这么强的功力。

W:在我看来,闫芳的东西不算武术,而是介乎于魔术和杂技之间的东西,不应该出现在武术界。

马博士:她应该有自己的一些小伎俩,但更多像是表演。

H:我认为她所谓的功力应该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是她并没有练到这一层,只是让他的弟子用艺术化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而已。

现在武术圈有没有去伪存真的必要?

为何徐晓冬打了雷雷引起武林界的这么多反响?

黄标:根本没什么真正的大师,而且让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作比较,就仿佛是让跳远跟跳高比谁距离长一样,没多大意义。所谓的大师们,不过就是抓住了人们延年益寿的心理。

W:散打和传统武术属于不同体现,徐晓冬击败了雷雷也不能证明他更强,武术这种东西因人而异,而且拳法也没有什么相克一说,没有不能打的拳,只有练不好的人。

马博士:炒作的成分大于实战。

H:这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炒作,而且炒作主动权在徐晓冬手上,他利用了民众对武术一知半解的心理炒作这件事,可以说他现在已经炒作成功了。

散打是最能打的中国武术吗?

和泰拳、空手道等擂台较量中成绩怎样?

黄标:散打和传统武术并不完全一样,一开始也是从传统武术中选出一些比较凶狠的招数然后加以糅合。

W:散打提炼于中国传统武术,打法灵活性很强,而且散打是一种一直在进步的武术,它不断地吸取着各种实战技能,这才是散打看起来更强的地方。

马博士:散打一直都是以实战为基础,而传统武术总是离不开所谓的套路,真打起来,传统武术肯定不够散打有效。

H:散打应该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的,最开始也是从传统武术中衍生,散打去掉了传统武术中一些没有实战意义的套路,将其精简为一种更高效的搏击术。让中国散打与泰拳、空手道直接比意义不大,因为拳法和技战力都要受到规则的左右,但客观来看,散打与泰拳、空手道应该能打个平手。

中国武术的出路在哪?

如何发展?

在商业擂台战中,如何面对国际竞争?

黄标:中国武术现在更多是在传承功架,也就是一些基本的套路表象,竞打也好,竞演也罢,都是在发展中国武术。

W:拳法是无强弱之分的,能打成什么样要因人而异,能打出什么水平,要看自身的训练水平。

马博士:中国武术的发展已经从最开始的防身技能,变成了养生技能,在对抗中逐渐去危险化,变得更加竞技化、体育化和科学化。

H:我们一直在综合各种不同拳法的技能,然后也在研究其他拳法的一些优势和短板。整体上看,我们的散打并不亚于其他拳法。

在现今,民间有没有存在绝世高手?

黄标:没有。

W:应该不会。

马博士:我看中国武术这么多年,还没看过一个真正能打的民间大师。

H:散打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天天实战训练,但山野大师根本找不到这么多人陪练,没有实战技能,套路再好也打不赢,就算是有什么大师,肯定也是强不到哪儿去的那种。

李小龙、霍元甲、叶问也是民间出来,他们战斗力在当时是怎样的?

黄标:有一定技战力,但更多可能是被艺术作品夸张了,李小龙能够成名有其时代特征,李小龙之前,是没有Chinese Kung fu一说的,常常说弱国无外交,李小龙能打出来,也有政治因素。

W:能够在小范围内有点名气,说明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但不至于像影视作品中显示得那么强。

马博士:李小龙一辈子很少实战成绩,他能够成名,也是有很多现代因素在内,李小龙的根基是中国传统武术套路,同时以西方的方式加以训练,这才有了李小龙和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功夫”。在这之前,外国人把中国武术视作“中国式体操”而已。

H: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功夫”,都是媒体筛选和过滤后的东西,而且现在看到的中国功夫也不是真正的传统武术,李小龙、霍元甲和叶问他们的功夫有夸张的成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