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为感激小野牛犁耙恩德 壮家人每年“宴牛颂牛”
日期:[2017-05-23]  版次:[A13]   版名:[发现广东]   字体:【
●村民正在把祭品端到土地庙祭祀,有公鸡、鱼生、五色饭等,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

●牛王诞表演节目之一,传统《装古事》。

●宴牛颂牛。牛的主人端来五色饭、油糍喂牛,以帮助耕牛驱虫。体弱的小孩,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走进牛栏伴牛吃饭,祈愿长大后与牛一样健壮勤劳。

“牛主家的长者为辛劳了一年的耕牛唱起颂牛歌:人苦没有牛更苦,一生最苦是头牛。早晚犁田牛先行,放下犁头耙又来。粮食种到人享受,爱惜耕牛是应该。”

——牛王诞非遗项目传承人 韦经济

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在广东清远市连山县上帅镇东君村上演了一场原汁原味的特色民俗节庆——牛王诞,在农耕文化中孕育的这一壮族民俗,已经列入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家之一,在当今工业文明迅疾发展的时代,这一节庆可能只剩下一种仪式的纪念意义了。想象当年,伴随着壮家人的生产劳作、岁时节令、信仰膜拜等而生的“牛王诞”,虽然历经千年以上,至今仍然鲜活地存在民间,说起来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仪式当天牛要吃顿好的

今年55岁的韦经济是牛王诞非遗项目传承人,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是该节庆的传承人和主持人,“我从小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准备牛王的祭祀活动,所以对于这一套流程特别熟悉。”但是牛王诞是如何形成的,如今已不可考。东君村84岁的陈阿婆向新快报记者讲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四月初八这一天,壮族先民生捕了一头小野牛,经驯养后代替人力犁田耙地,减轻了人们拖犁耙之苦。壮家人感激小野牛的恩德,尊它为牛“始祖”, 并将四月初八这天称为“牛王诞”。在民国版的《广东连山县志》和《中国民俗辞典》上均有记载。

四月初八,春耕刚刚结束,人和牛都可以趁机歇息一下,“其实从三月初就要开始准备了,节庆当天会有很多表演节目,要提前准备服装道具,比如《舞马》用的竹子、纸、布等,还要扎马,一个人一星期才能扎好一匹马,表演一共需要6匹马。另外,还要谱写歌曲,当天要用壮语唱出来。”韦经济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他们早已写好的歌词。“舞马迎接牛王节哩……”韦经济开口唱了一段,虽然听不太懂歌词,但是大致意思是一年四季农家的一些情况,里面说到了白露、秋分、立冬等这些二十四节气。

节庆当天,上午10时许,一支打扮成各种古人造型的队伍就开始绕着村子巡游了,有的人装扮成《西游记》《三国演义》等里面的人物,有的人则装扮成《八仙过海》《七仙女下凡》等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有些人还打着灯笼、举着牌匾,“这个是牛王诞中的节目之一《装古事》,也是我们这流传很久的最原生态的一种民间艺术,规模挺壮观的,多的话三五百人,少的也要一百多人,围着村子游演,增加节日气氛。”韦经济说,“宴牛颂牛”是牛王诞整个程序中最重要、最突显主题的环节。“程式是这样的,早晨起来,就要把牛舍清洗干净,在牛头上戴上大红花,牛的主人端来五色饭、油糍喂牛,以帮助耕牛驱虫。牛主家的长者为辛劳了一年的耕牛唱起颂牛歌:人苦没有牛更苦,一生最苦是头牛。早晚犁田牛先行,放下犁头耙又来。粮食种到人享受,爱惜耕牛是应该。然后找本村身体比较弱小的小孩把牛牵出来。我们有一种说法,当天哪个小孩把牛牵出来去祭祖,来年身体就会健健康康的。”

五色米象征五谷丰登

小孩把牛牵到土地庙,拴在门口,有人端来新割的青草,让牛嚼食。此时,祭祀仪式就开始了。披着蓑衣的村民端来祭祀物品,包括鸡、鱼、猪头以及五色饭等,“以前祭祀用鸡、肉生和青蛙,青蛙是山上捉的,因为以前粮食不够吃,所以先民曾经捕捉石蛙来充饥,还有石蛙也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治喉咙发炎、治感冒等,所以祭祀祖先时,也会把它当作祭品,但是现在早就取消了,一是石蛙数量越来越少,已经成为保护动物了;二是现在食物充足,可以用别的代替。”韦经济说,“二十几年前,为了安全起见,肉生也换成了鱼生,鱼就是我们这里的河里捕捞的。”

祭祀用的鸡一定是阉过的公鸡,并且尾巴上一定要留3根羽毛,意为“有头有尾”。“阉鸡在本地是一个传统习惯了,因为村民认为公鸡不阉割的话,会长得慢,为了早点吃上鸡肉,公鸡养到3个月的时候,就会有专门阉鸡的人来村里,记得小时候2分钱阉一只鸡。阉鸡可是个技术活,需要用刀割开才行,现在也有专门阉鸡的人,1.5元一只鸡。”上帅镇党委副书记陈代州在一旁补充说道。

“五色米是一定要有的,象征着五谷丰登,也是感恩祖先为了我们的今天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韦经济说,“白、红、黑这三种颜色都是现成的大米、红米、黑米蒸熟了即可。黄色的米是用黄杞子的果实榨汁浸泡做成的,每年冬天村民都会上山摘黄杞子果,晒干收好,留到第二年这个时候取出来用。紫色的米是采摘河边生长的紫色艾草,然后榨汁浸泡大米做出来的。这些说起来挺容易的,其实做起来并不简单,所以我现在也慢慢地教下一辈的人做。”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