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慈善是一门科学,不能光凭一腔热情”
日期:[2017-05-28]  版次:[A08]   版名:[人物周刊]   字体:【
■在宁夏中宁县宽口井中石油希望学校,柯原和同学们一起吃免费午餐。新华社发

■“免费午餐计划”公益项目走进肯尼亚,让马萨雷贫民区的5所小学的共1103名贫民区儿童吃上了免费的早餐和午餐。新华社发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激发下,民间公益的力量正在不断壮大,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官办公益组织不能再夜郎自大,需要尽快汇入公益大潮,如不改变高高在上的工作作风,要么会被冲垮湮灭,要么会被这个时代潮流所遗弃。”

不过他也提醒,慈善可以是缘起于情感的冲动,但“慈善是一门科学,想要以此为事业不能光凭一腔热情。”

移动互联时代激发市民捐赠冲动

前不久阿里发布2017财报,中间提到约有四分之一的中国人通过支付宝等线上工具来做公益,移动互联时代正在改造公益人的思维,为公益事业赋能。

刘选国赞同互联网对于中国公益行业意味着新的机会。而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和公益机构在互联网与公益的结合上也表现出足够的热情与创新能力,与国外相比,互联网公司更多地开始引领公益机构进行互联网创新。

事实上,近几年中国互联网与公益的结合,正呈现出一幅看似各自为政、实则相互融合的图景:互联网巨头打造公益平台,以基金会为代表的公益巨头借助互联网进行组织内部变革和运营项目,一大批极具创新性的轻型公益组织因互联网而生,应互联网而兴,实际运行中,各个主体之间经常跨界融合、联合发力。

新快报:中国红基会是如何理解互联网思维运用于公益的核心理念?

刘选国:移动互联时代为普通市民参与公益提供了最便利的路径。通过文字、照片和视频很容易让市民产生慈善捐赠的冲动,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捐赠,非常方便。在捐赠结束后,规范的公益组织通过新媒体公示项目的过程和带来的改变,捐赠人可以通过新媒体清楚知道善款的去向。

可能有人觉得这种捐赠方式却少了仪式感,但她们往往会忽略所有的仪式都需要成本,这种新模式减少了公益成本的支出。

移动互联和移动支付确实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带来了新公益的新变化,“有3亿多人通过手机端来捐赠,不仅是支付,它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还能通过便捷的联系来提供捐赠服务。这会给我们的公益带来很大挑战与机遇。抓住了这一机遇,很多民间公益就做起来了。我们传统项目要向他们学习,在这个新媒体的时代多做变革”。

新快报:正因为这种便利,也造就了很多民间公益组织。

刘选国:是的。比如像免费午餐六周年时在湖南新晃的那场活动,邓飞作为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六百多名捐赠人和民间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的人员参与。

这样大型的活动即使对很多官办公益组织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庞大的系统工作,但在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他们却可以以新媒体手段做到。

我在朋友圈写了一篇题为“夜郎国里的公益思考”的文字:来到曾经秦汉时期的夜郎国治地,也是被誉为“楚尾黔首夜郎根”的湘西新晃县,不为了寻古,而是为了“不自大”,向中国民间公益学习。

才不过六年的时间,一个民间公益人不仅募集了2.5亿元资金,为700多所农村学校、18万多名学生送去了免费午餐,还开拓了遍及儿童大病医保、孤儿救助、打拐、物资募集、生态环保、公益人才培训、农民电商扶持等众多公益领域,免费午餐项目甚至走进了非洲。每个项目的筹资从数百万,到数千万,都有团队在运营管理,每个项目介绍都有明确的愿景和策略。

中国民间公益慈善已如春江之水在暴涨,一些官办公益组织如果还在夜郎自大,不思进取,高高在上,不深入民间和草根,汇入这个时代的公益大潮,要么会被冲垮湮灭,要么会被这个时代潮流所遗弃!

新快报:民间公益组织项目的多元化,是不是对公益的一种补充?

刘选国:基金会是非常重要的民间公益力量。

对慈善而言移动互联工具是把双刃剑

采访中刘选国特别提到了“罗尔事件”,他希望这是一个警醒,进入慈善不能光有热情。

新快报:有人提出“移动互联时代,人们通过移动支付捐款,捐的不只是现金,更是信心”。互联网公益时代如何保证这种信心不受损害?

刘选国:对慈善而言移动互联工具其实是把双刃剑,它有种种的正面激发的作用,但是前些年一些互联网平台对于所发布者的信息往往缺少审核的流程。导致近年来一些引发争议的公益事件的出现,比如“罗尔事件”。但这类事件正在推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公益朝着更完善的方向改进和完善。

一些公益界专家主张,目前主管部门也提出要求,对于互联网上发布的慈善求助需要有第三方公益机构参与审核,如果没有慈善组织参与审核和监管,市民当然可以选择支持给钱,但其行为不属于捐赠,而是赠予行为。

遇到偶然事件,触发同情心,献爱心,这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想从事慈善事业,就不能光凭一腔热情,慈善事业是一门科学,需要专业的知识及专业的机构。

■统筹:新快报记者 肖萍 ■采写:新快报记者 郭晓燕 肖萍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