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胆结石微创手术: 三孔都不必 一孔足矣
日期:[2017-06-06]  版次:[B02]   版名:[慧生活·护]   字体:【
■廖木兴/图

胆结石不少见,按发生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其中,80%以上的胆结石是胆囊结石,15%左右的是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只占5%左右。专家表示,并不是所有的胆结石都需要除之而后快,有的情况可观察,有的要积极做手术。手术方式有多种,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合大多数胆囊结石病人。

■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郝黎 靳婷

三种情况判断胆结石该去该留

胆结石很常见。据统计显示,我国胆石病的发病率约为10%,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就有1人发病,胆石病成为“外科第一疾病”。

该如何对付胆结石?广东省人民医院大外科、普外科主任简志祥主任医师认为,将胆结石分为三种状态,可决定下一步该如何应对:

“绿灯通行”: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既往没有胆囊炎发作,胆囊壁不厚;胆总管无扩张、胆总管内泥沙样小结石,没有引起胰腺炎,黄疸等并发症;没有症状,单纯在体检时发现肝内小结石或钙化灶的肝内胆管结石。无须手术,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复查。

“黄灯警惕”:虽没有上述“三联征”症状,但心理压力大,影响日常生活,且手术风险不高;胆囊结石超过10年;野外工作人员;老年人,有胆囊结石病史,身体一般情况良好。应对办法是高度警惕发作的可能性,且发作时只能放弃微创而做紧急手术,可考虑择期手术。胆结石存在时间过长,还会引起组织癌变。

“红灯手术”:如果是胆囊结石,结石直径3cm或以上;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伴有胆囊息肉>1厘米;胆囊壁增厚;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儿童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有心肺功能障碍等。如果是肝内、外胆管结石,已经出现“三联征”;已有并发症的肝内外胆管结石,如肝脓肿、肝萎缩、恶变等。他建议不要拖延,尽快择期手术。

切胆囊治胆囊结石已可微创到单孔

“胸科、妇产科、泌尿科等外科都在做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肝胆外科也从传统开腹手术做到了腹腔镜与多镜联合的微创手术,如与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等联合。”简志祥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逐渐替代开腹胆囊切除术成为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从开大刀做胆囊切除手术,到现在的腹腔镜下三孔手术甚至是单孔手术,并不仅仅是切口大小、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术前、术中、术后病人内环境能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

“我们现在已做了1600多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20分钟做完,安全性与多孔腹腔镜手术相同,但美容效果更好。”他介绍,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通过肚脐入路,采取专用的单孔通道及单孔手术器械完成胆囊切除,术后基本看不到疤痕,住院只要1-3天,5-10天可重回工作岗位,住院费用低,尤其适合老年患者。他还表示,98%的胆囊结石病人是可以做腹腔镜单孔手术的,只有1%左右的病人可能由于太胖手术器械达不到手术部位或出血、黏连等原因术中可能需要多开几个孔,更少病人由于严重水肿、黏连、炎症出血等原因需要术中转开腹手术。

切胆囊比保胆取石效果更确切

但是,得了胆囊结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保胆取石,当医生提出要切除胆囊时,表示难以接受。“可以理解,因为胆囊作为一个身体器官有着其独自的功能,而且中国传统文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简志祥说,但是,保胆取石治标不治本。首先,大量研究证实,保胆取石导致的复发率高达80%以上,还会并发胆道、消化道的损伤。胆囊壁的炎性组织学改变、代谢、家族史、遗传等并未因胆石取出而转为正常,导致复发率高。另外,目前没有明确统一的、客观评定胆囊功能的方法标准,而保胆取石的技术还有较多细节问题没有规范化。

当然,特殊情况也是可以保胆取石的。简志祥介绍,老人胆囊结石导致发炎,但身体虚弱不能马上切除胆囊时,就临时取石,先保命,待消炎后再切除胆囊;而胆石病症状不明显、没有家族史、胆囊功能非常好,病人又坚持的,也可以做保胆取石。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