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80后”独生子女撞上扩招 手机和电脑成为入学标配
日期:[2017-06-08]  版次:[A06]   版名:[致青春·高考40年]   字体:【
■2017年6月7日,高考首日,广州市第二十一中考场,考生在看学习资料。 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摄

新世纪伊始,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开始踏入大学的校园。幸运的是,他们大多赶上了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呈几何级数上涨的录取率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一圆大学梦。

与此同时,与“60后”、“70后”相比,“80后”的物质生活已经出现了井喷式的变化,手机、电脑等逐渐成为入学标配,“爱享受”、“不懂分享”、“溺爱”等标签纷纷出现在他们身上,“80后”一度颇受争议。

■策划:新快报记者 林波 黄琼

■统筹:新快报记者 黄琼

■采写:新快报记者 罗汉章

关键词:独生子女

家长送读 坐飞机报到 手机、电脑是标配

与独立性较强的“60后”、“70后”不同,多为独生子女的“80后”踏入大学校园时,父母陪伴报到的现象已经很普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出省读大学的学生来说,搭飞机上学也不算新鲜事。家住广州的独生子王从(化名)2004年考上了位于北京的大学,当年报到时,王从与父亲从广州搭飞机到北京,被盖、风扇那些生活用品,也是到了北京才置办。

“那时一个宿舍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王从说,当时多数人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宽裕,一个月1000元到2000元的生活费是很普遍的。暑期旅游也在那时开始兴起,靠着平时省下来的伙食费或打工挣下的钱,王从在大学四年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手机、台式电脑是那个年代上大学的标配。”2005年上大学的梦萍告诉记者,那时的手机主要是诺基亚和索爱这些。那时的电话费比较贵,打电话主要依赖200卡,“10块钱一张的200卡,绑定了对话的号码后,可以打一个月”。那时手机还不是智能手机,因此在不打电话时,主要依靠短信联络,“晚上关灯之后,整个宿舍都是滴滴答答的按键声”。

关键词:大学扩招

招录人数屡破新高 平均75%的考生能上大学

1999年,全国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并揭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从官方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广东的报考人数都集中在十几万,从2000年开始,这个数字就一举突破20万,随后更是两年一个台阶(10万)往上蹿,到2010年的报考人数已多达60万。

与之相应的,从2000年开始,录取人数也首度突破10万大关,达到15万多,这一数字比过去十年的平均录取人数要高出两倍多!随后几年,录取人数也是两年一个台阶(10万),到2010年录取人数已高达49万。录取率更为直接,上世纪90年代时录取率最高也就是五成多,到了2000年这一数字一举达到76%,仅有一年的录取率为61.9%,其余年份的录取率均在70%-80%左右,最高时高达84.9%(2010年)。

录取的高校数,也从43所一跃升至109所。

关键词:就业压力

为找工作有人自降期望薪酬 有人选择去考研

2008年,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相关数据显示,广东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低于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半年后就业率(91.3%),广东省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2672元,较上届下降了11%。“那时我还没毕业却已经从媒体上感受到了就业压力”。2005年上大学的李程(化名)告诉记者,“那时的招聘会能很明显感觉到了用人方的市场,很多递上去的简历,面试官看一眼就直接筛掉”。

就读中文专业的李程表示,比他早几年的师兄师姐,刚毕业的起薪能达到3000元左右,但到了他们这一届,2500元的起薪已经让他们觉得很满足了。那一届,也有部分毕业生与李程一样选择考研,以避过“最难就业季”。

讲述

1

那些年一起追的奥运圣火

●梦萍,2005年考生 小舒,2006年考生

2008年的奥运火炬传递,所到之处都席卷起圣火浪潮。“圣火还没来到广州,同学间就已经在讨论要怎样去迎接了”。梦萍说,当时她和同学在广州海珠区的仲恺路附近等圣火,现场到处是脸上贴着“国旗”的人们。在圣火来了之后,全场都在鼓掌,“那时感觉奥运好像就在身边,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距离广州约1000公里的武汉,圣火所到之处也是人山人海。“当时提前一个晚上就带着报纸去到黄鹤楼附近‘霸位’”。在武汉上大学的小舒表示,第二天7点左右,突然传来一句“圣火来了”,草地、甚至是树上的人突然就涌了出来,“与其说是追圣火,不如说是被人群推着往前走”。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小舒根本挤不到前面去看燃烧着的火炬,只能远远地看着一个白影在晃动,但小舒和同学们依然觉得十分有意义,“国人追逐了那么多年的奥运梦终于实现了”。

2

初进大学城被晒到脱皮

●李程,2005年考生

2004年9月1日,中大等十所高校正式入驻大学城,那时04、05级的学生笑称自己是大学城的拓荒牛。李程回忆,与如今大学城到处郁郁葱葱不同,当年大学城到处是光光的一条条树干。让李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年的军训,被晒得怎一惨字了得,不少同学还被晒脱了皮。

不过,虽然树还没长起来,但学校里的硬件已经十分成熟,李程说,当时的四人间的宿舍加上免费的空调,让不少大学城以外的同学艳羡不已。当时广州的商业区域还是集中在北京路和上下九,“岛民”们只能在周末的时候外出逛街。大学城的“与世隔绝”给人一种平静的学习氛围,一直在毕业多年后,李程依然会定期约大学同学回到大学城小聚,在江风轻抚的外环上漫步。

那些年的记忆

●短信

在微信、QQ等社交软件被广泛使用的当下,手机短信的功能已渐如鸡肋。当年的一个月1000条短信的套餐,不仅很多人能发够数目甚至还有人不够用。那时的手机屏幕多为黑白或蓝色的小屏幕,更不要说触屏,但大家盲打的速度都快到飞起。

当年的大学生梦萍记得很清楚,那时一条短信只要打50个字,要说什么事必须尽可能的言简意赅。由于手机的短信容量有限,必须定期删除,梦萍还把男朋友发给她的长短信,一一写在笔记本里保存。

●随身听

随身听可谓是年轻人的代名词,从早期只有收音、磁带播放或录音功能,发展到后来包括CD、MD、MP3、MP4等种类。特别是MP3和MP4随身听,是年轻人听课、学外语等不可或缺的伴侣。而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后,特别是各种音乐APP出现后,随身听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QQ空间

“QQ空间”在那个时候也取代了日记,成为记录心路历程的私密地带。梦萍说,那时同学们都会花心思把QQ空间的皮肤布置得很好看,还会配上自己喜欢的背景音乐,“大学毕业后班上有超八成的同学没有再见面,现在都还会偶尔登上QQ空间去回味过往的岁月”。那时还很流行挂QQ升级,“达到太阳后就能免费用自定义的头像”。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