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儿子离康复越来越近,却没钱再支撑了”
日期:[2017-06-10]  版次:[A07]   版名:[公益]   字体:【
■母子俩相视一笑,林小白内心充满阳光。

■灌倍专属二维码。

天天公益 官微

天天公益 微信公众号

汕尾男童患白血病,40万元治疗费令妈妈崩溃:

温暖1097号

余灌倍今年6岁,家住汕尾农村,是林小白与丈夫的第二个孩子。4年前横扫潮汕地区的台风“天兔”,让做养猪生意的余家一夜赤贫,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一家人只能靠林小白做手工艰难度日。生活的反转并未让林小白怨天尤人,她笃信天灾之后的家人齐整,是老天最好的礼物。直到去年11月,余灌倍被确诊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林小白才切肤体会了“祸不单行,福无双降”的不幸。

台风“天兔”吹倒养猪场

2013年以前,林小白和丈夫余家林带着两个儿子,一家四口过着非常幸福的日子。

余家林是一个养猪能手,夫妻俩在房屋前的空地圈了一个养猪场,生意很好,一家人的生活也过得惬意。林小白说,在村子里,余家的经济状况当时已列中上等水平。谁能想到,2013年9月,强台风“天兔”在广东汕尾沿海地区登陆,而余家所在村落,正在台风登陆中心。养猪场几乎被这场台风拔地翻起,侥幸活命的猪不知为何接连病死,余家的幸福生活就此终结。

没了养猪场,空有一身养猪技能的余家林开始变得无所事事,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林小白眼看着丈夫的失意,心急如焚却又不敢逼得太紧,只能四处找工厂接一些散活做,维持着家庭的基本生活开销。这样的生活,一晃就是三四年。

“虽然生活很困难,但是没有绝望,一家人都齐齐整整健健康康,这就是福气。我知道只要老公找到合适的工作,找到想做的事情,境况肯定会改善。”林小白说,那些日夜,支撑她坦然面对贫困的是孩子、家庭和亲情。

儿子患重病打垮母亲

打垮坚定母亲的,是儿子的重病。

2016年9月,林小白5岁的小儿子灌倍突然高烧不止,林小白几次带他住院治疗,都查不出什么原因。直到第五次住院时,医生才检查出他的血液指标有异常,建议他们马上去大医院检查确诊。11月11日,林小白陪儿子住进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很快,孩子被确诊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生告诉我们,一共要做三个大疗程,其中包括了10个小疗程。”林小白的心跌入深谷,她觉得自己“被打垮”了。

回想起儿子的患病原因,林小白很后悔,因为自己当时忙着要干活,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灌倍,所以在明知附近一家幼儿园才装修过不久,还是将儿子送了进去。“我们农村人原本没有上幼儿园的概念,我实在太忙了,就把他送进去了。”林小白说,她能看到儿子很明显的变化,在入园两个月的时间里,从当初一个白净的小娃娃,成了黑黄瘦弱的模样。“这也可能和他的饮食习惯有关,在家就不认真吃饭,去了幼儿园更不愿吃,整天吃零食。”林小白很后悔自己对儿子照顾不周,导致他营养摄入太少,身体抵抗力也越来越差。

所筹治疗费已用完

确定化疗方案后,余灌倍开始了化疗疗程。刚开始的第一大疗程,是最难熬的,余灌倍也出现了咳嗽、嘴巴溃烂等各种感染症状,这不仅意味着各种风险,也加倍消耗着父母准备的治疗费。那段时间,林小白半夜醒来都会下意识去摸儿子的额头,“最怕他发烧,一烧起来就要几万元”。

林小白特别庆幸给灌倍买了新农合,除去一些进口的自费药及其他需要自费的部分,可以报销四成左右。即使如此,已然赤贫的林小白夫妇,仍无力负担高达20余万元的自费部分。她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孩子的治疗费已花费40万元,“除了网上众筹得到的15万元和已经报销的部分,其他都是亲朋好友借给孩子的救命钱。”她回身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存折,一笔一笔指给记者看,“明知儿子距离重回健康越来越近,但因无钱可以支撑最后一步”,林小白异常难过,抹着泪说。

公益指引

●公益热线:020-87776333

●公益邮箱:xkbttgy@163.com

●账户名称: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44032601040006253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捐款时请注明“新快报温暖×号×××(受助者姓名)”,如“新快报温暖1号吴再锋”。如需捐款收据,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请务必将银行的转账回执传真至新快报(传真号码:020-85180284),逐日登报明细以传真为准,分批公示以天天公益基金到账为准。

■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 潘芝珍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温暖439号回访】

茂名果农义卖1500斤三华李

所得捐给5岁外甥做移植手术

从茂名到广州,从市区到新塘。颠沛四年,李金萍只有一个愿望——要让一对地贫儿女活下来,等机会做移植手术。2013年初来广州,靠乞讨糊口的李金萍曾求助新快报天天公益,而当母子三人的遭遇见报后(详见2013年4月25日A29相关报道),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和众多爱心读者曾伸出援手,帮三人走出困境。4年过去了,新快报记者昨日获知,李金萍的儿子钟大鹏等来了医院的大致排仓时间,“我们已经等了4年多,不能错过。”金萍打算尽全力筹借入仓费。

这些年,为了给一对儿女做常规治疗,金萍和丈夫不敢有一刻的停滞喘息,他们就像两台机器,一个在建筑工地打散工,一个在昏黄灯下串珠做手工。但两人每月赚来的四五千元,除去两个孩子每月必须的输血和排铁费用,就只够果腹。大鹏的相合骨髓是在4年前找到的,“那时没钱,孩子也太小,我们只能等。”金萍说,这些年奔东走西,都是跟着丈夫的工地走,夫妻俩很想为大鹏存移植费,无奈入不敷出,在上月确知大鹏的移植可以提上日程时,全家只有一万多元积蓄。

大鹏的舅舅是一个果农,正值享有盛名的钱排镇三华李成熟,他主动提出给外甥1500斤最大、最好的李子,分成150份义卖,所得分文不取,为大鹏入仓凑钱。对哥哥的提议,金萍感恩不已。他告诉记者,哥哥有四个孩子,还赡养着老人,地里的果子就是他一家八口人的衣食出处。

如果你想尝尝钱排镇的三华李,同时愿意帮帮大鹏,可以直接联系李金萍13642837522田头发货。义卖三华李每份200元,10斤,省内包邮。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