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旅游“黑名单”威力几何?
日期:[2017-06-12]  版次:[A02]   版名:[新见]   字体:【

■那岩

国家旅游局9日通报称,四名不文明游客被列入“黑名单”。记者发现,目前被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人数已有29名。从类型上看,殴打、辱骂导游或领队的居多;从地点上看,在飞机上发生的不文明行为居多。(《京华时报》)

点评:旅游“黑名单”被寄予厚望,但实施以来为何仅有29人入榜?一者,“拉黑”的标准仍不够明确,旅游不文明到何种程度才会被拉黑?二者,谁来决定“拉黑”的权利,被“拉黑”者是否还有权利救济的渠道?三者,殴打辱骂导游被“拉黑”,那么导游辱骂游客甚至强迫购物,该如何处理?四者,“黑名单”该如何发挥作用?不让乘坐飞机,不让进入景区,如何实现法律尺度与刚性尺度之间的平衡?

日前环保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2016年相关部门共收到环境投诉119万件,其中噪声投诉52.2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43.9%。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87.2%;夜间达标率为59.7%。

(《人民日报》)

点评:如果对比前一年数据——2015环境噪声投诉为35.4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35.3%——不难发现,噪声污染无论投诉数量还是投诉比例都在上升。噪声污染,大到机动车噪声、工地噪声,小到广场舞扰民,在大城市可谓无处不在。噪声为何难治理?一个原因是难以取证,另一个原因是治理主体不明确,比如依照法规,广场舞噪音扰民可予以处罚,但处罚案例可谓寥寥,正是这种困境的写照。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