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限塑令”效果不彰,问题何在?
日期:[2017-06-12]  版次:[A02]   版名:[新见]   字体:【

■毕诗成

2008年6月起,“限塑令”高调登场。9年过去了,媒体调查发现:塑料袋甚至用量比以前更大了:小商铺随便给,大超市从中赚得盆满钵满,有些超市甚至根本没准备环保袋,想装东西只能买塑料袋,消费者想环保都不行。

遥记得当年“限塑令”推出之时,舆论一片叫好,大家也因此接受了“免费变收费”的改变。9年的时光,事与愿违,那些曾被描绘的好处没来,反倒出现了“习惯性交费”的新生活惯例,徒剩下商家的盆满钵满。

痛定思痛,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把问题简单化了:漠视了人们对于生活便利的需求,高估了“收费”所能催生的门槛,弱化了关于“替代品”的及时补位……这也警示我们,任何政策,只有目标正确还远远不够;任何政策的落地,都有大量细小而微的配套措施需要跟进;出台任何政策,都应该在顺应人性需求的方向上,以更有技术含量的办法解决问题,引导形成新的消费习惯。

正因有此教训,看到有媒体总结教训时提出,“如果可以适当涨价,大家‘扯袋’的手可能就会停一停”——不禁哑然失笑。已经证明“收费杠杆”是简单无用的,再涨个三毛两毛,岂能就此生效了?塑料袋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弃之不用”并不容易——各种措施,只有在承认这个命题的前提下,在更好用的替代品上做文章;在鼓励可降解、新设计的新材料方向上做文章;在管理销售、奖励回收方面做文章,才有可能引导、疏导,逐步建立新的“用袋习惯”。不承认这个前提,就容易陷入道貌岸然的虚伪陷阱。

“算算眼前的生活账,塑料袋为舒适便利加分;如果算笔长远的环保账,滥用塑料袋则为健康家园减分。”这话说的很好。没有人可以轻视“塑料袋污染”正在酿造的社会危害。问题在于,我们不能过分高估,消费者个体对于长远环境的责任意识,各种手段都需要建构在消费者个体首先会“算眼前生活账”的基础上。

目标的正义性,代替不了通达目标的手段乏力。回归原点,敬畏人性,不宜再简单依赖于“收费”“涨价”了,我们需要更多有疏导价值、有替代服务性的配套手段。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