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厉害了!广东成功开发登革热预警系统,两月内疫情可预警
日期:[2017-06-12]  版次:[A11]   版名:[时政]   字体:【

每年5-10月,是广州以及其他珠三角地区登革热流行时期。登革热的早期预警和防控是否有规律可循?昨日,新快报记者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采取了综合防控措施,能大幅降低蚊媒密度,缩短疫情时长,减少发病病例数。基于此,省疾控研究开发的“广东省登革热预警系统”即将上线,能自动计算、预测未来一到两个月内的登革热疫情风险,从而达到精准防控的目的。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梁 宁

病例周边200米是防控核心区

据报道,全球有超过3.9亿人存在感染登革热的风险,发病率在过去50年中增加了30多倍。而广东省是我国登革热的主要流行区,近年来流行风险呈上升趋势。

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院长马文军表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登革热在广东已发生本地化,因此输入病例仍是广东登革热流行的始动因素;气候因素可能是登革热传播的重要驱动因素,包括气温、降雨和厄尔尼诺现象等;另外,登革热暴发流行与当地人口密度、环境卫生、人口流动、经济水平等因素有关。”

马文军表示,“目前登革热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登革热疫苗也只在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区域使用,因此控制和消灭传播媒介伊蚊仍是当前最有效的登革热预防措施。”

据悉,登革热的流行,有其时空规律,具有“焦点传播”的特征。即在病例周边200米范围内,且在5天以内的传播风险很高,因此该区域(<200米半径区域)属于防控的核心区,要进行重点蚊媒控制。在病例周边200-400米范围内,且在5天以内的发病风险亦较高,因此该范围(200-400米)属于警戒区,也需要进行蚊媒控制。

省疾控在大量研究基础上研发的“广东省登革热预警系统”,能指导当地科学防控。“系统基于大数据和统计模型,可在时间和空间尺度实时展示广东每个县区层面的登革热疫情相关信息,包括病例分布、蚊媒密度、气象信息和基础风险值,并基于这些信息预测未来一到两个月登革热的流行情况及风险,为早期防控和精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马文军透露,目前系统已将全省各县区纳入,使用者分布到了全省县级疾控中心,下一步,将社区纳入进来。

早防控让两万多人避免了感染

精准防控能达到什么效果?“广东省登革热预警系统”以广州登革热疫情为实例,应用传播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措施的防控效果。

例如,广州在2014年登革热暴发流行期间,采取了社区全面参与和强有力的政府领导为基础的综合防控措施,大幅降低了蚊媒密度(布雷图指数周平均值从10.8迅速降到2.1),缩短了疫情时长(提前了近3周),减少了病例数(本地病例数降低了70.5%,从而避免了21539个病例的发生)。

●知多D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为5~8天。临床表现包括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