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这些西洋景,背后有段古
日期:[2017-06-14]  版次:[A13]   版名:[Hi广州]   字体:【
■制图/廖木兴

西式建筑出现在广州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

外国设计师来到广州,跟本土的建筑工匠合作,亲自设计和监督医院、学校、育婴堂及宗教场所的建设,并将罗马字钟、大理石柱、套色玻璃和欧洲人物形象等元素应用在这些建筑物上。

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法两国选中沙面作为租界地址,填筑成岛,并于1861年签订租约。岛上西部4/5划为广州英租界,约264亩,东部1/5划为广州法租界,约66亩,形成了现在的沙面租界建筑群。

从这个时候到民国时期,许多沙面以外的本土建筑也因此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呈现中西合璧的特色。

当时,欧美列强在广州各有势力范围,英法控制沙面,德国占领芳村,美国背景的岭南大学圈住康乐村(现为中山大学本部),而美南浸信会则选择了东山。现在,这几个地方的特色建筑都成了广州地标。这些一开始由外资和本土大资本家兴建的西式建筑,也随着岁月的变迁更替,活出了各种各样的姿态,被赋予更丰富的用途。比如孙中山大元帅府,就是从一家工厂改建而成的。

其中,沙面最为集中地呈现出西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此处也因此被称为西洋建筑的“博物馆”。在沙面现存的150多栋西式建筑里,包括有新古典式、新巴洛克式、券廊式、仿哥特式和现代风格等。

1996年,沙面的建筑群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务院将沙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区。

《广州建筑概说》的编著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陆琦认为,现在广州能够看到的维护较好的西洋建筑,分为较纯粹的西式建筑和现代中西融合风格建筑两种类型。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有粤邮政大楼、粤海关大楼、大新公司、嘉南楼、广东大学钟楼等;

古典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有财厅、广东咨议局等;

现代风格的有永安堂大厦、爱群大厦等,其中东山口的“近代花园洋房区”是较为成熟和集大成之作……

“西式建筑到了中国,虽然有外国设计师主导,但还是要靠本地工匠来建造。本地工匠没有见过外国建筑,只能凭借几张模糊的照片来模仿,于是他们觉得照片上漂亮好看的建筑元素,就直接拿来采用了。”陆琦说。

2017年6月,沙面的保护规划编制开始招标。根据计划,到2020年前广州26片集中体现城市历史文脉和价值特色的区域的历史文化街区都要编制保护规划。

广州城里的这些西洋景,凝结的是历史的风尘。看完本期专题,再有朋自远方来,还愁不知道带他们去哪里转转吗?

■新快报记者 罗韵

详见14/15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