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脑瘫儿被父亲放弃 坚强母亲独撑至今
日期:[2017-06-22]  版次:[A16]   版名:[公益]   字体:【
■过去两年,谭敏颜用“不放弃”回报了帮助景辉的人。

■陈景辉专属二维码。

■兄弟相见泪如雨下。

广东公益 恤孤助学促进会 公众号

天天公益 官微

天天公益 微信公众号

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公众号

“就算别人眼中他是一棵草,可在妈妈心里,他是宝”

温暖853号回访

生于2010年的陈景辉患有脑瘫,妈妈谭敏颜吃尽苦头不放弃,守护儿子长到7岁。2015年,陷入困境的母子曾求助新快报并成为天天公益的温暖853号救助对象,得到热心读者及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广州碧心基金等机构资助,换来珍贵的康复治疗机会(详见2015年11月6日A24版)。近日,有社工发现谭敏颜母子在广州街头求乞治疗费。获知此事后,恤孤助学会决定再次出手相助。

回放: 喜得双胞胎,怎料大宝患脑瘫

2010年,家住东莞的陈景辉作为双胞胎中的老大,和弟弟一起呱呱坠地。不幸的是,他被确诊患有脑瘫。一贫如洗的家庭状况让他们无力承担治疗景辉所需要的费用。

粗茶淡饭熬过5年,从未接受过康复训练的景辉肌张力越来越强,已经到了浑身僵直的地步。谭敏颜被医生告知,如果再不治疗,将失去治疗机会。看着儿子一天天痛苦嚎哭,谭敏颜心痛不已,独自带着儿子来到广州求医,想为他找到活下去的机会。

为节省开支给儿子治病,谭敏颜舍不得多买一个盒饭,几乎每一餐都是喂完景辉,自己用开水冲冲饭盒,就着白米饭填肚子。好心病友推荐谭敏颜拨打新快报求助电话。2015年11月,本报刊出这位坚强妈妈的故事,恤孤助学会、广州碧心基金等公益组织迅速行动,合计为景辉资助3万元,帮他换来治疗机会。

现况:父亲已远离,唯有母亲不放弃

记者近日再次探访小景辉母子,谭敏颜的坚定一如既往,而小景辉身上也出现了不少喜人的变化。“他没以前那么爱哭了,现在爱笑!”在三九脑科医院9楼儿科,谭敏颜抱着小景辉等候针灸治疗,谈起儿子的变化,她满心喜悦,还竖起大拇指赞扬儿子“很棒”。“以前抱着他走路特别难,那时他身体很僵。你看现在,他很少打挺,抱起来省力多了。”谭敏颜拨动景辉的胳膊,景辉明显有摆动的回应。

再见新快报记者,谭敏颜一再叮嘱,希望新快报代转她的感恩,“孩子有进步,都是好心人给的机会。谢谢大家!”谭敏颜说,去年,丈夫不堪重负,抛下母子三人不告而别。谭敏颜只好将健康的小宝托付给妈妈,自己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小景辉。“我出去打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取康复费。就算别人眼中他是一棵草,可在妈妈心里,他是宝。”

景辉一个月的治疗费是2万元,谭敏颜独力打工,1000元、2000元、3000元……慢慢存钱,往往要攒几个月才够来广州一次。“总之,一有钱,就带孩子来,不放过任何机会。”

幸运: 母爱感动天地,患儿再获3万元救助

事实上,小景辉两年来接受的康复治疗只有4次,但每次学习到康复技能之后,谭敏颜回家后都会学着帮孩子做训练。

治疗费总有耗尽的时候。6月初,实在凑不到钱做康复,谭敏颜只能带景辉来广州沿街筹款。“有社工看见我,问我,是不是生活有困难?我说,在乡下生活,怎样都能填饱肚子,只是孩子的病不能拖,他已经有很大进步,不能因为缺钱误了一生。”谭敏颜回忆说,害怕被当成骗子,她特意告诉社工,新快报曾报道过景辉的病情。

记者了解到,这名热心社工当日即从手机翻查到小景辉的相关报道,并马上联系恤孤助学会反馈信息。恤孤助学会工作人员知情后立时前往探访核实,并将景辉母子的情况如实向上反映。6月15日,恤孤助学会代理会长王颂汤来到医院,将3万元救助支票交到谭敏颜手上,作为小景辉的康复治疗费。

“恤孤会又帮我们一次,我一定会坚持为景辉做康复,让他好起来……”握着支票,谭敏颜的眼神更加坚定。

公益最前线

唏嘘!生意失败无颜见父母,大学生隐姓埋名21年

团聚!广州志愿者真情攻心,白发老人与亲人重聚

门外脚步声越来越近,周永厚突然站起身,与来人正好照面。“永奇!”愣了几秒,老人伸臂抱住对面男子,老泪纵横。被称作“永奇”的人是老人最小的弟弟,从辽宁赶来与哥哥相认,“你去了哪里?21年了,妈妈以为你早就不在人世……”永奇也紧抱哥哥,眼泪唰唰往下掉。

这是前日早晨发生在广州尚丙辉关爱外来人员工作室的感人一幕,正因“广州好人”尚丙辉及其工作室志愿者的帮助,远隔千里的周家兄弟才得以重逢。

风华正茂时南下“失踪”

周永厚是辽宁省新民市人,1957年出生,家里6个兄弟,他排行老二。1983年,26岁的周永厚从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毕业,赴新疆准噶尔盆地成为一名教师。8年后,不甘现状的他辞工回家尝试不同工作,却始终没有归属感。1996年,周永厚决定去“外面看看”,随后辗转大连、江苏、东莞、温州等地工作过。

2016年,奔波多年仍无结果的周永厚再次来到东莞、广州,身无分文的他只能藏身在天河客运站附近一座天桥底下,白天捡瓶子换点零钱混饱肚子,有空还在公园找人下下棋。

5月初,尚丙辉在一次送温暖活动中,发现了栖身天桥底的老人。与周永厚的接触,让尚丙辉觉出异常,“他说话有条理,懂得很多,肯定是个知识分子。”尚丙辉说,多次交流后,老人也慢慢打开心扉,道出实情,“他21年没回过家了,因为生意失败一无所有,无颜面对父母。”尚丙辉不动声色地“套问”出老人亲属的地址,并悄悄跟他们取得联系,“他的家人开始不相信周永厚还活着,21年杳无音讯,父母兄弟以为他早就不在了。”

两鬓斑白后重见家人

前日早晨,周永厚的弟弟周永奇赶来广州,分隔20多年的兄弟抱头痛哭。情绪平复后,周永厚说起自己的经历,弟弟坐在身边痴痴听,随着哥哥一路的悲喜际遇又哭又笑。“爸爸今年生病做手术,进去前还念叨,‘手术失败这辈子就见不到永厚了’。”周永奇拿出手机,让哥哥与老家亲人通过视频“相见”。周永厚捧着手机,呜咽着叫出“妈妈”,眼泪便一颗颗滴落在屏幕上,“没想到还能见到自己的父母,没想到父母的身体还那么好。”

兄弟俩离去前,周永厚握着尚丙辉的手久久不放。“我回去还能教书,能养活自己,不会再出来流浪了,你们放心。”周永奇告诉记者,他要带着哥哥去商店里买新衣服,再去理个发,“让哥哥丢掉过去,重新开始。”

公益指引

●公益热线:020-87776333

●公益邮箱:xkbttgy@163.com

●账户名称: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44032601040006253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捐款时请注明“新快报温暖×号×××(受助者姓名)”,如“新快报温暖1号吴再锋”。如需捐款收据,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请务必将银行的转账回执传真至新快报(传真号码:020-85180284),逐日登报明细以传真为准,分批公示以天天公益基金到账为准。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潘芝珍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