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地铁女性车厢靠什么化解尴尬?
日期:[2017-06-30]  版次:[A02]   版名:[新见]   字体:【

头条

■洪绩

据《新快报》报道,广州地铁一号线在早晚高峰期试点女性车厢首日,大部分乘客都提前了解女性车厢的情况并配合车站的引导,女性车厢内乘客和女性车厢外站台候车乘客的男女比例约为2∶8,整体秩序良好。

相关方面称,对于女性车厢大多数男乘客都能主动回避,体现出关爱女性是乘客的主流共识。女性车厢作为新生事物,目前至少没有出现男性乘客不理睬指引而硬闯的不和谐现象,或从一个侧面可说明市民普遍文明程度不低。

然而,此中出现一些现象也值得关注。诸如:女性车厢和普通车厢候乘处形成冰火两重天,部分时间出现女性车厢和普通车厢冷热不均的情况;儿子陪老母亲乘车被劝导不能进女性车厢而犯难;有男乘客在列车快要关门时紧急冲刺而误入女性车厢;有乘客反映有些地方的女性车厢标识还不够明显。还有男性乘客反映足足等了五趟车才挤上去,比往日多等了两趟车;有老年男乘客质疑设置女性车厢是“照顾女人不照顾老人”等。这是不是个案?设置女性车厢对其他乘客乘车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设置女性车厢毕竟只是一种文明倡导,而不是强制措施,且文明行为非一朝一夕塑成,习惯有赖于长期养成。因而,近期内对于个别男乘客“误闯”女性车厢的行为应有宽容的态度,而不应一概上纲上线至文明素质的层面。对于儿子陪老母亲乘车此类“特例”,也应灵活、适度允许。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宽容,本身就是社会文明的应有之义。

从正当权益角度看,地铁属公共交通工具,男女乘客同样购票乘车,每个乘客与地铁的契约相同,这也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权益。所以,设置女性专用车厢、提倡文明行为与保障乘客权益公平之间本身就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培育人的文明素质,以最终达成更多人自觉选择正当权益适度迁就于社会文明的目的。

正如设置女性车厢提案人、广东省政协委员苏忠阳所言,不要将设置女性车厢的目的片面地理解成为了预防“咸猪手”(意为性骚扰),更多是倡导一种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文明理念,让大家更有尊严地搭乘地铁。的确,地铁作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也是对人的文明行为带来直接影响的场所。当人们进入地铁时能真切感受到对女性关爱的氛围,其对人的文明行为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是肯定的。正因如此,人们对于女性车厢能支持,也有期待。

地铁试点女性车厢迈开了第一步,对其实施效果仍需有针对性的观察和评估。地铁方面应及时通过广泛听取乘客意见,对宣传、指引、劝导等方面的细节加以完善。同时,在客流拥挤的高峰期,最大程度挖掘运输潜力,强化客流疏导以确保秩序安全,都是应着力之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