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理科尖子,拿过数理竞赛奖项
全民关注高考模式刚过没多久,暑假临近,又有一波即将升入高三的学子提前进入备战状态。然而却有几个佼佼者,跳过了“黑暗高三”这一年,预定直升大学。新快报记者获悉,今年广州共有8人成功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其中有两名学生来自广大附中,他们是来自同一个班的鄢浩明、吕力行,都还未满17周岁。今年二人以高二生的身份提前参加高考,分别考出了高出理科重本线104分和94分的好成绩。
中科大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一度被外界誉为“神童班”。即将入读中科大少年班的鄢浩明、吕力行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新快报记者 黄婷
鄢浩明 正在学习相对论 今后想当科学家
小档案
●出生年月:2000年8月
●兴趣爱好:物理、听音乐、看科幻小说
●竞赛获奖: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广东省赛区二等奖、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广东省赛区三等奖
●高考成绩:理科589分
●学习秘诀:坚持不懈+独立思考
高考放榜的当天,鄢浩明便确定自己被中科大录取。
谈到为何选择中科大,鄢浩明的回答是,中科大物理学院在全国排名靠前,甚至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声誉,自己已经去过中科大听过教授的课,而且少年创新班可以任意挑专业。
成为学霸的经验?“如果要分享学习的秘诀,就是足够热爱,加上认真努力。”鄢浩明认真地说。
在浩明妈妈眼里,孩子的品质贵在坚忍不拔,“他小时候玩魔方,硬是把成功的时间玩到接近纪录。他善于观察和思考一些物理现象,很多时候看到他在房间里发呆和思考。”
浩明妈妈发现他从小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便为其推荐或订阅不少科学类杂志,比如《博物》、《我们爱科学》等,也会经常买一些科学书籍回来,让他自己翻阅。
高一,鄢浩明主动提出想参加奥数奥物竞赛,妈妈便购买了高中三年的物理课本给他,“他用两个月时间,把高中三年的物理自学完了。”
鄢浩明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教师。他说,父母对他的要求宽严兼具,“父亲要求比较严格,坚决制止我玩游戏,不让我赖床,好好写字。母亲则非常慈爱。”
浩明妈妈说,鄢浩明“并非从小就学习成绩好,有些偏科”。对于孩子的教育,她只抓两件事,一是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是给他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加上学校的培养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鄢浩明说,他将来的志向是当一名科学家。“我现在正在研究学习量子物理和相对论,非常喜欢,也很有意思。今后想从事应用物理方面的研究。”
吕力行
从小对数字敏感 一听数学就“两眼发光”
小档案
●出生年月:2000年8月
●兴趣爱好:喜欢数学,看历史小说,是恒大球迷
●竞赛获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广东省赛区三等奖(两次)
●高考成绩:理科579分
●学习秘诀:有计划性+提高效率
“我真的不是学霸,我们班有好多同学都比我优秀,他们会冲更好的目标和梦想。” 吕力行谦虚地说,因为自己学习偏理科,考上中科大少年班,对他而言是一个最理想的选择。“今年上半年开始备考,幸好爸爸妈妈一直都很尊重我的选择,为我准备各种备考的东西。”
能够被少年班录取,吕力行认为奥数竞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奥数尖子生,吕力行初三升高一时便拿下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二等奖。在吕力行看来,他学习奥数完全是凭一腔兴趣和爱好。
吕力行从小就对数字很敏感,这一点最先是被姥姥发现的,“在他两三岁的时候,有人来查水表和电表,问起上个月的度数,我们都忘记了,可他能脱口而出。”上小学之后,吕力行就开始学习奥数,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和同样热爱数学的姥姥共同探讨。
奥数带给吕力行的是不断提高的自信心,尤其是攻克一道道难题之后感觉“很充实,有成就感”。班主任周弋林老师也是他的奥数指导老师。据其描述,吕力行是一听到学数学“就会两眼发光的那种”。
在吕力行的姥姥和妈妈看来,孩子在学习方面很有计划性,高效率及较好的时间管理是取胜的关键。“比如寒暑假都会做好计划,一天需要完成的目标。要求他手机不能带进房间,只有完成之后才能玩手机或做其它的。”
吕力行说,自己没什么特别的爱好,比较喜欢看小说,“特别喜欢战国、明清的历史”,哪怕在备考期间,他也用3-4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数百万字的《大秦帝国》。他还是恒大的球迷,看球赛也成为他减压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