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上金粉不能用笔 要用丝光棉轻轻地擦在表面
日期:[2017-07-04]  版次:[A11]   版名:[发现广东]   字体:【
无论是金粉还是金箔都不能用笔扫上去,因为再细的毛笔都会留下痕迹,正确的做法是用丝光棉蘸上金粉轻轻地擦在表面,半小时后再擦一次,如此反复几次,第二天还要再擦一次。” ——漆画艺术家 陈锦钦

●金缮所用生漆利用了天然大漆的黏性,在残破处进行粘连,其黏性大于AB胶,硬度可以超过水泥。

●揩清,也叫泽漆,用脱脂棉蘸上等生漆在漆面上薄薄地涂一遍,再把多余的漆擦去,好像只留下一层气。放入荫室后,不待干透再磨擦,重复2至3次。

●金缮所用工具,包括丝光棉、金粉、发刷、描笔、牛角刀、糯米粉、生漆、透明漆、金地漆、砥粉、瓦灰、麻布等。

●放入荫室阴干,条件一般是温度为25℃以上,相对湿度为75%左右,需要7至10天时间。

在金缮修补物件的工序中,阴干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阴干是让漆面固化成膜,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初夏梅雨季节,湿度太大,漆层固化太快,容易起皱;盛夏季节温度过高,冬天温度过低,漆层又固化转慢甚至不干;所以配备有相应的荫室。如果只是少量的金缮器物,也可以用一只箱子或者柜子,放上湿布,做成简易荫室。

补填缺漏,再度阴干

取出阴干好的器物,接下来就到了补缺环节了,一般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碎片结合处会有坑洼或者遗失不见的碎片造成的小空缺,二是器物缺的那一块不见了,需要补一块新的。陈锦钦拿起一只碗介绍,第一种情况,调漆灰补缺,“瓦灰、瓷粉和生漆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和而成,一般专业人士会加入瓷粉,按照经验,加入瓷粉会增加硬度,比砥粉还要硬。”

就像水泥里面要掺入沙子一样,底灰必不可少,古人用到的灰很讲究,会用角灰或骨灰,角灰即牛角灰,骨灰即兽骨灰,还有鹿角霜(灰)等,现在这些听上去很奢侈,所以很少用了,一般常用瓦灰、砥粉、土粉等。不同材料制作的漆灰在硬度、耐打磨性、致密度等方面会有所差别,越粗的粉干得越快,可用于大面积补缺,但是干透后又会有孔洞和缝隙,后面还需要用细目的粉再经过多道填灰,以保证底胎的平整度和光洁度;越细的粉大面积堆灰时则不容易干透。

若是第二种情况,就要先用橡皮泥塑模,“你看这只紫砂壶盖缺了一块,用橡皮泥在对面取一个模,然后用麻布和瓦灰塑形,里面填充的东西没有规定,有的人用木头,也可以用丝瓜络等,然后再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补缺。”漆画艺术家陈锦钦介绍道。

补缺结束后还要阴干,这是一个由外到里缓慢的过程,表干不等于内干,一般需要7至10天,大面积的漆灰不要一次性进行补缺,否则干燥时间将会很长,甚至里面会永远不干,这种情况下,要进多次填漆灰,多者达到二十几次。

上金时不能留下笔痕

漆灰干透了就可以打磨了,打磨需要细致耐心,按照砂纸目数,从低到高慢慢打磨,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伤到器物。陈锦钦说这道工序很耗时,打磨到最后要光滑,并且接缝密切结合,不能有丝毫缝隙。接着就是上黑漆,不能涂太厚,否则会起褶子,均匀地涂上一层,阴干后打磨,擦干净再上一次黑漆,阴干后再打磨,反复几次一直到表面光滑。

在漆面半干,有点黏时,就可以上金了,“这个步骤一定要注意,无论是金粉还是金箔都不能用笔扫上去,因为再细的毛笔都会留下痕迹,正确的做法是用丝光棉蘸上金粉轻轻地擦在表面,半小时后再擦一次,如此反复几次,第二天还要再擦一次。”陈锦钦说,只有真正懂得金缮的人才能做到这么专业。

上完金粉后,进行一次清洁,把多余的金粉轻轻地擦掉。10至15天阴干后,就到了上罩金漆的环节了:“主要是对金面起到一个保护作用,这也是一个反复的操作过程,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再阴干一个星期左右,接着就是推光,目的在于褪去漆面的浮光,提高光洁度,让漆面散发出内蕴的精光,器物显得既深沉内敛又高贵典雅。最后一步是揩清,也叫泽漆,用脱脂棉蘸上等生漆在漆面上薄薄地涂一遍,再把多余的漆擦去,好像只留下一层气。放入荫室后,不待干透再反复磨擦,如此重复2至3次。”

可在缮面上作漆画

既然以漆为载体补缺堵漏,那么形成的缮面上自然可以用漆作画,“漆画的一些艺术手法都可以用到,比如可以嵌入蛋壳和螺钿,还可以制作各种斑纹,当然还可以作画。”陈锦钦介绍,蛋壳可以用鸡蛋壳、鸭蛋壳、鹌鹑蛋壳等,剔除内层黏膜,洗净晾干,捣成碎片,依次贴于漆面成像即可。蛋壳不同,正面或反面,出现的质感和厚度均不同,粘贴蛋壳时漆液从缝隙间涌出,会形成哥窑开片般的自然冰裂。

嵌螺钿的工艺自古就有,螺壳颜色有青、黄、白、红等,按自己所需截取,镶嵌出来的图像非常漂亮,灿若霓虹。“另外还可以用绿豆制作豆斑”,陈锦钦指着桌子上的一堆绿豆说道,“把绿豆撒到湿漆面上,阴干后,把绿豆剔除,漆面就会出现各种形状的凹陷。然后再覆盖推光漆,干透后磨显出斑纹。”

谈资

薄螺钿镶嵌史

商周已有用蚌壳镶嵌成文的漆器,而填嵌磨显、文质齐平螺钿漆器的诞生,不早于唐代;元代,薄螺钿漆器很受欢迎,元大都遗址出土的软螺钿《广寒宫》残漆盘,灿若虹霓。明末,扬州名工江千里以制薄螺钿漆器闻名朝野。清代,八闽薄螺钿漆器工精艺绝。清末,薄螺钿工艺失传,因漆艺家具外销格局形成,硬螺钿工艺再度兴起,扬州梁福盛漆器颇为有名,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获得金奖。

(摘自《髹饰录图说》一书)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