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近九成中国人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作用被小看了
日期:[2017-07-18]  版次:[A28]   版名:[慧生活·护]   字体:【
■廖木兴/图

近九成中国人缺乏维生素D,国人对维生素D不足的不良结果认识严重不足,低估了维生素D的作用。专家表示,定期检测维生素D(Vit D)势在必行,甚至建议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定期检测,这对提升全民健康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新快报记者 梁瑜

国内86%的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骨质疏松专科游利教授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维生素D是一组脂溶性类固醇,基本化学结构是胆固醇,主要形式是维生素D2(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她表示,维生素D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具有调节钙、磷代谢,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等诸多功能。然而,2009年发表的针对我国北京和上海50-70岁人群的调查显示,86%的人群存在维生素D水平缺乏(低于20ng/ml)或不足(低于30ng/ml),仅有14%的人群维生素D水平属于正常。另外,城镇居民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明显高于乡村居民。

人体内约90%的维生素D来自皮肤暴露于紫外线B射线的内源性生成,天然食物来源非常有限。“阳光照射不足、天然食物来源非常有限、防晒产品的广泛使用、空气污染致使紫外线穿透能力降低等因素是导致我国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存的主要原因。”游利指出,其中阳光照射不足是最重要的原因,搽着防晒晒太阳也不行。“防晒产品SPF30的防晒霜减少皮肤中95%的维生素D生成。”

维D缺乏与多种疾病相关,可抽血检测

维生素D缺乏对健康影响非常明显。近年来,维生素D缺乏与佝偻病、软骨病和骨质疏松之间的密切联系已为大众所认知。此外,越来越多医学证据已表明,维生素D缺乏也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常见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随着年龄增长,维生素D缺乏人群比充足人群的血压上升幅度高20%;维生素D水平低的人群5年内发生首次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提高,且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2倍;而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有效降低结直肠肿瘤、乳腺肿瘤、卵巢肿瘤的罹患风险;降低自身免疫疾病患病风险,包括多发性硬化病、1型糖尿病、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等。

“由于维生素D水平缺乏和不足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只有定期检测维生素D水平才能尽早发现维生素D是否缺乏,发现存在明显缺乏维生素D,可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游利指出,但是,维生素D补充剂吸收的个体差异大,盲目补充可能会导致维生素D补充不足或补充过量从而造成维生素D中毒。她强调,欧美等国家已把维生素D检测纳入常规体检,而国内尚未对维生素D检测引起足够重视,主流的检测手段包括罗氏诊断Elecsys总维生素D检测等。具体来说,通过抽血检测25(OH)D(25羟维生素D)水平来评价体内维生素D水平。专家建议,在补充维生素D前、补充期间每间隔3个月一次进行检测,为制定合理、个体化的维生素D补充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日晒是维D最佳补充方式

如何补充维生素D?游利表示,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日照,其次才是饮食。食物中,从沙丁鱼罐头到牛奶、虾米、新鲜香菇、奶酪、黄油、牛肝、鸡蛋,维生素D含量依次减少。但是,再怎么吃,也不如日照补充来得有效——100个鸡蛋或5000g奶酪中的维生素D总量相当于阳光照射1个最小红斑量(接受光照后24小时产生肉眼刚可观察到的红斑所需的剂量)获得的维生素D。但是,日晒也会造成一些伤害。游利建议,晒太阳时前10-20分钟不防晒,20分钟后再加入防晒措施,这样既可以得到日照的好处,又能降低日晒的危害。

天然食物来源的维生素D非常有限,若检测出缺乏维生素D,可以额外补充,可在药店购买维生素D,也可以到医院开活性维生素D在医生指导下吃。就预防佝偻病和骨软化症而言,需要使血液中的维生素D水平>20ng/ml;当维生素D水平在30ng/ml以上,才可能发挥降低肿瘤、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感染等疾病风险。因此,定期检测体内维生素D水平有必要。

Tips

骨质疏松、怀孕和哺乳期都建议测维D水平

专家指出,以下人群建议检测维生素D:

一、有骨量丢失或高风险的患者:骨质疏松、骨软化或佝偻病、骨折、老年人/近期伴跌倒、高PTH血症;

二、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的患者:长期卧床患者、日光照射减少或黑皮肤患者;

三、维生素D代谢不正常患者:肥胖患者(BMI>30kg/m2)、怀孕和哺乳期、激素治疗、吸收不良综合征、肝功能衰竭、肉芽肿、慢性肾病患者和肾移植患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