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治理打车难,思维需要革新
日期:[2017-07-25]  版次:[A02]   版名:[新见]   字体:【

■凯风

据《新快报》报道,针对打车难,记者多路体验,均遭遇不同形式的拒载、议价。对此,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广州已制定相关方案,运价调整是措施之一。同时,正研发手机APP实现巡游车互联网召车,研究应用“一键叫车”信息化系统等,通过加快出租汽车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出租车拒载议价,网约车叫车响应时间增加,动态加价频繁,早晚高峰尤甚……打车难以这样一种形式重回城市交通之中,让人错愕。就在两三年前,所有人都以为网约车的出现,能够一劳永逸,让打车难永远成为历史。但没想到,打车难非但没有成为历史,就连网约车也陷入其中。

数据显示,2017年6月,北上广深早晚高峰和夜间时段的打车难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同比去年分别增加了12.4%、17.7%、13.2%、22.4%。对于广州而言,在早晚高峰用车期,市民叫车的平均等待时间增加了一倍,超过四成的乘车呼叫需求得不到满足。

关于打车难的症结,可谓人言言殊。出租车协会认为是出租车运价过低所致,所以涨价就成为解决方案,这一建议却遭到广大市民反对。在舆论看来,服务质量高低与收入之间并没有实质关系,过去收入居高不下时拒载议价也不少见。一个可见的现象是,自从网约车新规出台之后,出租车日均客运量不断回升,目前相比于低谷期增加了17万人次,生意好了,服务质量却未有提升,可见症结并不在于收入。

退一步讲,即便司机收入确有提高必要,涨价也并非唯一解决之道,相比于涨价,降低份子钱更加务实也更为可行。显然,涨价是以让渡乘客权益满足出租车行业利益,而降低份子钱只是行业内部的利益调整。

部分市民则将问题归结为监管不力。事实上,在白云机场拒载事件发生之前,监管部门就已不断升级打击力度,除了更新了微信投诉等渠道,出租车拒载议价不但要被处以罚款,而且会被暂扣服务资格证件,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拒载议价仍旧未能得到遏制。2017年以来,出租车违章查处数量不断攀升,一方面反映治理力度的从严,另一方面也说明监管升级的局限。

基于此,不少专家认为,打车难是出租车和网约车双重供给不足导致的必然结果。出租车供给不足,根本原因在于数量管制,由于利益掣肘,增加出租车投放总会遭遇各种抵制;网约车供给不足,则是相关规定过于严格所致。数据显示,广州有超过九成的网约车因不符合车龄、排量、轴距等要求而被迫退出市场。车辆大幅减少,而出行需求仍在增长,供求严重失衡,打车难重现岂非再正常不过?

所以,监管需要不断升级,但治理方式更需要与时俱进。如果说在传统出租车时代,除了增加投放量和提高运价之外确实无计可施,那么进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和共享经济时代,技术进步早已打破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信息壁垒,大数据的出现也让匿名评价成为可能,只要允许充分竞争,市场自会调节供求关系,而饱受逅病的拒载议价也会得到根本遏制。

从根本上讲,不应该只是网约车接受出租车式改造,而应该是出租车同时进行网约车式改造。出租车的管理经验可以为网约车所借鉴,网约车的先进模式同样应该为出租车所吸取,两者应该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而管理部门所要做的,就是居中调节,制定规范,提供服务,让市场得以良性发展。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