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六成家庭有老人被骗”是个新考题
日期:[2017-08-02]  版次:[A02]   版名:[新见]   字体:【

三言堂

■朱昌俊

据报道,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发起一项联合调查显示,63.4%的受访者家中曾有老人被骗,74.6%的受访者觉得老年人最常被养生保健类骗局所迷惑,62.7%受访者建议年轻人多与老人沟通,消除沟通障碍。

无论是结合这些年被曝光的电信诈骗案例,还是从老年人屡陷保健品推销骗局的新闻看,六成受访者家中有老人被骗,都不太算耸人听闻。

老年人受骗率高,要找出一些原因并不难。比如,社会的技术变革加快,老人群体原本的信息接收劣势者地位进一步凸显,无论是防骗意识,还是对于信息的甄别能力都要明显低于年轻人;比如,这一代的老年人中,很多都经历了由信息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城市的过程,处于新的信息环境下,也很容易被纷繁的骗术信息所击倒;再者,利用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一些保健品推销瞄准了老人对于保健的迷信心理,很轻易能设下“坑老”陷阱。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不少老人有了“闲钱”,更为骗术钻营提供了动力。这些主客观原因叠加在一起,使得老人成为易受骗群体,几乎就有了某种必然性。

还有部分原因在逐渐被放大,但却还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随着传统大家庭模式的式微,与流动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人处于独居状态,引发现实和心理上的双重“空巢”,也增加了被骗的风险。比如这次调查中,就有49.3%的受访者没有和老人住在一起。

如果说以上是老人相对其他社会群体更易被骗的特殊原因,那么,特殊群体之外的社会普遍原因,同样不容忽视。比如,对去年前11个月浙江省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的年龄分析就显示,21-50岁被骗的比例达81%。其中21岁到30岁被骗的比例为47.8%,属于最易受骗的群体。所以,易受骗其实并非老年人的专利,社会的诈骗风险,也不只是老年人在独自承担。

尽管骗术在不同的群体中会表现出不一样的形式,但总体而言,必须承认,我们仍处于一个有着较高被骗风险的社会。如典型的在年轻人群体中,最常见的可能就是电信网络诈骗,而在老年人群体中,像保健品营销这种骗术则占了主流。

的确,老年人本身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对于他们的受骗风险,应该置于整个社会风险防范的前端。但与此同时,由老人群体的高受骗风险,也应该正视整个社会的受骗风险程度,并对于一些共性原因,诸如社会的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相关立法滞后,诈骗者的违法成本太低,信息保护不力等等进行针对性的补缺,共同筑牢社会的防骗底线。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