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三个老男人的“回忆杀”(1)
日期:[2017-08-24]  版次:[A14]   版名:[人物周刊]   字体:【


2017年的8月,广州格外的热。8月中旬,2017南国书香节在广州举行,现场人气一点不输外面的天气。五天时间里,350多位名人名家,260多场文化活动,令广州读者大呼过瘾。而在那些备受关注的面孔里,有三位“老男人”不约而同地用了一招“回忆杀”,把我们带进那光阴的故事中。

1962年出生的王跃文回忆自己的童年说,虽然记忆深刻,然而40岁后,才开始理解那时的乡人。1963年出生的苏童则说,自己的青春是“床底下的一只臭袜子”,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暴烈且孤独。同样1963年出生的欧阳奋强,经过30年才终于和“贾宝玉”和解,那是当年让他红得发紫却又极力想摆脱的形象。彼时的他们,都是血气方刚的少年,带着“山的那边有什么”的懵懂和无畏,在艺术和人生的道路上大步跨越,磕磕绊绊。

直到多年以后,才发现越过山丘,已是白了头。回身望去,往事汹涌如潮,清晰如昨。

■统筹:新快报记者 肖萍

■采写:新快报记者 董芳 黄婷 王娟 实习生 张毓莹

■图片:VCG供图

王跃文: 忘不了的是童年 回不去的是故乡

这个夏天,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出版了两本回忆性质的书,一本叫《无违》,是他的人生回忆录,另一本是《王跃文文学回忆录》,收录了他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多年来的心得体会和思考。

王跃文说,本想把第二本叫做《有惑》,虽说已过不惑之年,但自己的困惑却越来越多。而且现在就写回忆录,是否太早了?但转念一想,胡适四十多岁的时候写《四十自述》,周作人五十岁作《五十自寿诗》,于是索性也来总结了一下。

不喜欢“官场小说家”的标签

王跃文的作品很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国画》,是至今难以被超越的“官场小说”标杆。后来的一本《大清相国》,再次轰动全国,现在已发行数百万册。但王跃文却并不喜欢别人称他为“官场小说家”。

“很多人说我是‘中国官场小说第一人’,这个标签我撕了很多年都没有撕掉。”他说,没有官场文学,所以我也不是官场小说家。非要加个头衔的话,可以称我为著名作家。

40岁后才理解了童年生活

有人说,年龄越大越会想起童年往事,60年代出生的王跃文便是如此。他说自己是一个乡下人,一直很想写写自己的乡村,但不知为什么,始终找不到感觉。直到40岁之后,乡村生活的记忆突然汹涌而来,后来就写了很多乡村题材的小说,比如中篇的《漫水》,在2014年获得了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后来,王跃文看到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看到马尔克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创作的心路历程时,提到他长期以来一直想为自己的童年生活寻找一种最完美的文学表达方式,后来他找到了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写他的童年生活。王跃文顿时醍醐灌顶:40岁前写不了乡村小说,不是手法上技巧上的问题,而是尚未抵达对童年生活的理解。“40岁以前,没这份阅历,理解不了。”

王跃文以前从来没有因为写小说失眠,《漫水》写完后,他失眠了。当写到主人公之一的老太太去世以后,村里的人抬着她的棺材上山时,他忍不住流了眼泪。“像我们这种老男人,一般不太容易流眼泪的。这些年我发现我在这方面越来越脆弱。”

“忘不了的是童年,回不去的是故乡。”王跃文把这句话写在了微博上。配图是一张黑白照片,一场大水漫过一丛枯树,清冷寂寥。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