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在家上学”, 有没有合理性?
日期:[2017-09-06]  版次:[A02]   版名:[新见]   字体:【

今日快评

■启木

“一些家长不送孩子上学,在家里或者是送到私塾、国学班等地方去学习,这些机构很难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开好相关课程,很难保障我们适龄儿童少年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近日,针对近年来兴起的“在家上学”现象,有关负责人表示。(中新网)

点评:在家上学,的确有个性化教育和多元化教育的积极一面,也越来越为一些家长所推崇,不过有些问题仍旧值得商榷:一是,义务教育之所以是强制性的,是因为它具有教育兜底的意义,所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学校教育仍旧是主流。在家上学的教育质量如何评估,如何保证它能满足基础教育的要求?二是,学校教育,除了保证义务教育之外,还有促进社会交往、加强社区融合的积极意义,在家上学如何实现这一功能?三是,目前教育法规并未给在家上学留出空间,该放开还是禁止,有待社会讨论。

8月31日至9月2日,是西安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一新生报到的日子。来校报到的学生和家长发现,入学缴费项目中,有一项620元的“2017年秋季被褥及生活用品费”。家长们质疑,学校涉嫌强制消费。该校一位副校长解释说,学校已经提前告知将会提供床单、被褥等一系列生活用品,并没有强制要求。(央广网)

点评:就像录取通知书里夹带手机卡一样,虽然学校解释是自愿申办,但多多少少都有点半强制的性质,不明就里的学生和家长很容易上当。而且,教育部门曾明确下发通知,代收费项目必须遵循学生自愿和非营利原则,且不说有多少学校的“被褥费”能经得过这两条原则的检验,像日常生活用品,市场里琳琅满目,其实不劳学校统一采购,把选择权交给学生,才是最大的“自愿”。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