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全面屏手机 手机设计新基调
日期:[2017-09-13]  版次:[A33]   版名:[男人帮·匠周刊]   字体:【


全面屏正成为当下智能手机形态演进的主要趋势,今年下半年更将会进入全面爆发状态。如我们所见,在三星、夏普、小米这些已推出产品的厂商之外,苹果、vivo、金立、华为等等厂商的全面屏机型,也都即将来到消费者的身边——苹果在今天凌晨发布iPhone X,Vivo将在下周发布X20,金立本月底将在泰国发布M7,再加上下个月在德国首发的华为Mate 10……

毫无疑问,今年将是全面屏手机大爆发的一年,也奠定了未来几年手机设计语言的新基调。金立集团副总裁俞雷此前在微博上晒出了一张广告片拍摄场地的照片,表示“不是年度大作,我怎会亲自跟拍广告,全面屏时代,即将来临!”

■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

边框退化 屏幕延伸

在整个手机进化过程中,大家也可以发现,边框在逐步“退化”,屏幕在不断延伸。

说来有趣的是,虽然全面屏手机在当下全面兴起,厂商无一不在跟进,但究竟啥是全面屏手机,在当下却并无定论。正因如此,各大品牌粉丝为了争得全面屏的定义权,实现概念引领占据认知优势,在网络上也是争得不可开交。

“全面屏”概念由小米在推出MIX机型时提出,但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类似概念还有“无边框”。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告诉记者,全面屏在某种意义上并没有一个标准,而是一个概念,即更高的屏占比。

如我们所见,有从屏幕背后封装技术来谈论的,诸如魅族李楠就认为采用COF这类新封装技术的才能称为真全面屏;也有以屏占比来定义的,认为屏占比越高、四周边框越窄越能称为全面屏;而在产业链上,则认为突破传统16:9,采用18:9或18.5:9这类屏幕比例且拥有高屏占比的智能手机就可以称为全面屏。

从目前已上市或正在曝光的各大厂商的全面屏产品形态来看,能够发现在全面屏的路径选择上,厂商似乎也分为了两大流派。夏普手机CEO罗忠生指出全面屏产品设计,可以分为异形屏和非异形屏。一是以三星为代表的非异形全面屏幕派,其特点是为了照顾机身整体观感的协调性而不追求屏占比的最大化;二是以苹果为代表的异形全面屏幕派,其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追求机身屏占比的最大化,但由于技术难度的存在,也使得机身整体观感的突兀性更为明显。

全面屏成共同演进方向

如文章开头所言,下半年全面屏智能手机将进入全面爆发阶段,那么其背后的驱动力量在哪里?能使得厂商纷纷爱上全面屏幕,成为当下智能手机的共同演进方向。

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在今年3月份的金钻俱乐部上就曾作出过预判,整个行业上半年是摄像头大战,下半年是全面屏大战。“我觉得这里面是有深刻的道理,其实行业的变革决定于技术本身的发展,产业的本身水平达不到的时候,就没有支撑力。一个行业的潮流,首先是技术本身能够支撑到位。现在,摄像头大战、全面屏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上游产业链已经支持到位 ,具备了技术发展的条件。另外,所有的技术发展不是想象的结果,它的来源是消费者的需求。”

刘立荣认为,下半年的全面屏大战也是来自于消费者的需求,其实这一两年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更多使用到的是视频播放的功能。视频播放需要更大、更清晰的屏幕。而且,用户体验是没有上限 的。所以,屏幕越大,消费者的体验越好。全面屏的发展应该是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的。其实,每一项新的技术都需要厂家参与,上游的技术支持商和供应商也缺一不可。

全面屏的全面爆发其幕后也是上游屏幕供应链开始迈入成熟阶段。当下三星、LG、夏普、JDI、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友达光电、群创广电和瀚宇彩晶等上游厂商都具备了全面屏幕的供应能力。刘立荣表示,“全面屏是受到上游资源的影响,全面屏真正的规模化、批量化生产,我认为是国庆节期间。现在的上游资源是比较紧张的,目前金立在这一方面的准备比较充分。”

而从现实来说,全面屏幕的未来发展趋势则很有可能是朝着OLED的方向发展,而不是LCD方向。而当下在OLED全面屏幕领域,龙头老大是三星,诸如苹果就向三星下了巨额订单,以三星AMOLED屏幕但质量与产能来满足iPhone对于全面屏幕的巨大需求;其次则是LG与国内的京东方。

诸多问题仍待解决

全面屏在为智能手机带来更为震撼视觉效果的同时,调和了智能手机大屏化与用户握持感之间的矛盾,使得消费者在拥更大屏幕的同时也拥有更佳的大屏把控感。这两大优势的集合,在当下这个卖点匮乏的时代,显然能为智能手机增添新意卖点。

但当下全面屏是雏形初现,需要面对诸多问题:比如全面屏完整度不高,传感器难以避免要开孔,正面指纹与全面屏难以取舍……对于当下智能手机而言,指纹识别、前置摄像头等等功能早已成为便捷体验的标配,几乎拥有着不可代替性,取消任何一项都或将引起消费者的反弹。

由于全面屏极大地提升了屏占比,使得屏幕的上下边界被极具压缩,那么带来的显著后果则是严重地挤压了智能手机前面板功能传感器的摆放区间。这将大大地增加厂商在智能手机内部结构设计上的难度和在关键体验上进行相对的妥协。诸如对前置摄像头等传感器就只能进行定制,作出小型化处理,以便使其能够安放在变窄的额头(或底栏)之上,而在光学指纹技术尚不能商用的现实下,带来快捷体验的指纹识别就只能被移至机身背部,而使用面部识别或是虹膜识别做代替方案。

未来的手机是什么样子?当然,全面屏并不是结束。何时屏幕变成一个没有边框的透明玻璃?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