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从“仲校”到“仲总”是我的一次跨界融合
日期:[2017-09-14]  版次:[A15]   版名:[人物周刊]   字体:【

广外原校长仲伟合:从“仲校”到“仲总”是我的一次跨界融合

教师节刚刚过去,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校长仲伟合来说,这是他近30年来第一次不过这个节日。

自从1989年大学毕业后,仲伟合教过幼儿园、小学、中学,还当过家教,后来一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在很多人以为他会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的时候,今年5月,他华丽转身,出任侨鑫集团联席总裁。但是无论他走到哪儿,人们还是会热情地喊他“仲校”,而他总是报以儒雅而亲切的微笑。

虽然“仲校”变成了“仲总”,但仲伟合的教育初心不变。他试过在网上直播授课,两千多名口译老师在线上听课。相对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限制的传统课堂,他在感叹“互联网+”威力的同时,也发现走出“象牙塔”,自己的教育探索可以更加广阔。

■采写:新快报记者 董芳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金句频出的“明星校长”

在我国的翻译学、口译研究与实践领域,仲伟合是个传奇一般的存在。他被誉为“华南同声传译第一人”、“九段翻译”,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口译人才。他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创办人之一,并且推动设立了翻译本科专业学位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还在英国留学的时候,他因出色的口译获得女王的赞赏,受邀在白金汉宫与伊丽莎白女王喝下午茶。学成归国后,他曾作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的口译员全程陪同。而在广州成功竞评“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申办2010年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仲伟合或演讲或撰稿或翻译,为广州做出了贡献。

在学校里,仲伟合是“明星校长”,每年的毕业典礼上,他的致辞总是金句频出。在2016年的毕业典礼上,他曾寄语毕业生,“我不是《太阳的后裔》里的仲基,我只是你们的仲校,我给不了你们少男少女梦,但我可以告诉你们,值得去奋斗、去拼搏并为之倾注一生的事业,才是你们的梦想!”这既是他对毕业生的殷切期待,也是他自身价值观的体现。他更用行动证明了,无论自己身处于何方,教育是自己愿意一生为之奉献、为之奋斗的事业。

用阅读和思考抵抗“丧文化”

因为热爱读书,最近,仲伟合担任了公益读书机构黄埔书院的首任院长,希望能将这所“现代书院”打造成最优质的阅读、社交平台。他今年还翻译并出版了一本和阅读相关的著作,美国著名评论家温蒂·雷瑟的《我为何阅读》,和读者一起探究阅读的“深层次乐趣”。

当我们讨论到现在年青人中流行自嘲式的“丧文化”,作为教育者和一名父亲,他对年轻人们表示理解。他寄语年轻的一代,在面对青春的困惑和迷茫时,以阅读和思考来抵抗“丧”的思维与情绪。他说:“书籍是人类思想的结晶,通过阅读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世界,而阅读也是积累沉淀的最佳方式之一。年轻人可以多阅读、多思考、多积累、多分享,成为不畏惧任何变化和挑战的人,挑战命运为我们设置的一个个关卡,拥抱机遇与人生。”

从校长到总裁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

从“仲校”到“仲总”,为何突然转型?不久前,在他就任黄埔书院首任院长的仪式上,面对诸多志同道合的学习者和朋友,他首度吐露心声。

“我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工作了25年的时间,把我最美好的那段青春奉献给了这所学校,无怨无悔。我离开广外只是希望人生能有不同的体验,能够有不同的经历。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多一些尝试,换一种方式发挥自己的特长,算是跨界发展的尝试。”

然而跨界并非是盲目地跳来跳去,仲伟合说,跨界融合的前提必须是有深厚的积累和沉淀。“在跨界到另一个行业之前,必须对所在行业深耕已久,掌握相关的可用资源,再进行跨界融合,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如今的“仲校”虽身在企业,但同时仍以教授的身份指导着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他心目中,他对教育的热情永远不会消退,传道授业的事业也不会停止。

“我只不过不在学校进行教育,但社会角色同样可以担负教育功能。况且随着科技发展,在网络上能获取的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多。”他对互联网教育产业很感兴趣,甚至亲自试水过“直播教育”,直播间一下子涌进来两千多名口译老师,还能在线实时互动,和平时一二十人的研讨会相比,在线教育科技的力量实在是让人惊叹。

对话

“海归”回国水土不服怎么办?

新快报:肯定很多人问您“怎么学好英语”这个问题吧?

仲伟合:很多家长让孩子上幼儿园就学英语,生怕输在起跑线上。如果一定要让我说一个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机,我认为五岁左右比较合适。而且在学习第二语言前,运用母语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更加重要。我太太有时抱怨我,一个英语教授在家里竟然没教过孩子哪怕一个英文单词。但是,在我看来,我对孩子英语学习方面的帮助在于环境的熏陶。比如说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随手从书柜里拿出一本书都是英文原版的书籍,这本身就是一种陶冶。另一方面,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有时候训练她的语音。比如在散步的时候,我就会说一段英文,让孩子模仿我的语音语调念出来。这种方法叫做“影子练习”,是我们训练同声传译的一种方法。尽管小孩只是“鹦鹉学舌”,不知其义,但是这种方法对她的语音语调是一种极好的锻炼。

新快报: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并且有低龄化趋势,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仲伟合:留学对于孩子的个人发展确实有一定的好处。出国留学可以培养孩子的国际化的思维习惯与全球视野。如果孩子本人也非常好学上进的话,他们有望成为具备中国灵魂与全球视野,能够有效传递中国声音的国际化人才。但是,现实中海归“水土不服”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常年留学海外的年轻人,如果在思维或者行为方式上过度西化,在他们回国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会有不适应的情况发生。

至于留学年龄,我个人是不赞成把高中以下的孩子送到国外,因为他们的归属感尚未成熟,非常容易成为文化的“夹生饭”。因为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孩子们通常会选择在华人小圈子里活动,不主动融入当地的社群,这对于他们自身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新快报:目前教育培训行业非常火爆,尤其是外语培训行业,您如何看待这个行业的现状和趋势?

仲伟合:目前的教育产业鱼龙混杂,包括外语培训,我觉得做教育要讲初心,如果单纯以盈利为目的,一定是办不好的。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质量,然后是有特色、创新。

目前,互联网+教育仍然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特点,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是否在用“新瓶装旧酒”?互联网教育的使用者、投资者、管理者是否具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跨界融合思维,也就意味着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通过整合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对于个人而言,跨界融合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勇于跨出第一步,开启自我颠覆与重塑的新旅程。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