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海外当志愿者 拥抱不一样的世界(2)
日期:[2017-09-14]  版次:[A35]   版名:[女人帮·热辣生活]   字体:【
■CFP/图

■Hansay在土耳其帮助难民孩子时,发现弟弟头上留下战乱时被砸伤的伤疤。

■Hansay(中)

镜头特写

初当“小老师”教授商业知识

Winnie在印尼的后半段时间要去到学校里教授当地学生一些关于商业的基本知识。

“他们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也是第一次听关于商业类的课程,我作为他们的启蒙老师,除了不能慌乱,更要确保自己传授的知识是正确并且有效的。” Winnie坦言,虽然有相关学科背景,但也要付出比平时上课考试的几倍努力来准备。

一开始担心他们因为年纪太小对商业不感兴趣,但随着课程的结束彻底被打消了:“课程结束后,我发现学生开始对商品这个概念有了更加自由的构想,也有学生想尝试做自己的产品,感觉挺正能量的。”当然,这也要归功于自己前期有去一些企业、餐馆学习,积累了部分干货,再配合书籍里的重要概念和网络上相关的教学视频来支持自己的知识框架。

对话Winnie

新快报:在参加志愿者项目过程中,你在当地所经历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Winnie:那时候有好几天我们去到一个中小企业考察各种优劣势,然后给他们提出建议,也得到那个企业老板的肯定,他觉得我们提出来的很有用,并考虑采用。我最大的体会是不要总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可能很小起不到什么作用。

新快报:参加完项目回来之后,你觉得自身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Winnie:除了对一些基本的商业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和企业老板交流的过程中也有发现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面对抉择、权衡利弊时的思维轨迹,可能会帮助我对自己目前处境的思考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分享3

只想让他们过一个不冷的冬天

曹雪莹Hansay

前往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加济安泰普

Hansay在去土耳其当志愿者之前,已经有了一次在巴基斯坦做志愿者的经历,特别是当她在叙利亚边境目睹了难民的生存困境后,更是下决心要尽自己的力量继续帮助难民。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在土耳其一个本以为小小的善行,却引来了当地人的反对和阻挠,这也让Hansay开始了对于“慈善”的思考以及自我的质问。

“这缘起于那个寒冬里,当时气温只有五六摄氏度,我在商场门口看到一对穿拖鞋卖纸巾的难民孩子,在我把自己的棉衣给哥哥时,他选择了把棉衣给站他身边的弟弟。”一向热心的Hansay如何也无法做到视若不见,因为这个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不忘爱护着家人的哥哥,Hansay决定为他们做一些事情。

于是,Hansay就发了一条众筹物资的朋友圈,结果朋友圈中一呼百应,很快筹集了将近5000多元人民币的善款,但现实似乎也走到了一个死胡同:“钱拿到手,沉甸甸的,却不知道该怎么帮,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给他们最需要的。”

Hansay告诉这对兄弟,每天晚上六点钟,她都在同样的地方等他们:“我觉得这样做,他们就可以回去告诉其他的小伙伴来这里取一些食物以及御寒保暖的东西。”

看着他们拿着大包小包的食物开开心心往回走,Hansay正感觉安慰时,身边的当地人却突然说了一句让她永世难忘的话:“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会因为手中的这点食物,就有可能会被抢劫,然后被杀死?”

Hansay很吃惊地问:“为什么?”

“因为被战争逼迫到无以反抗的难民们,可能会因为这一点口粮而做出任何事情。”面对Hansay的吃惊,对方继续说:“而且,你只会在土耳其待一个月,就算是说了自己很快就会走,他们会不会每天还是在那里等你?会不会一直等待别人的帮助而放弃自力更生?”

这个对话让Hansay陷入了迷茫,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在帮助他们,还是毁了他们?怎样的帮助才算真正的帮助?怎样的善良才算合适的善良?直到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令Hansay对“帮助”这个词语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镜头特写

怎么帮, 以怎样的姿态帮

“一天,我在路上看到一位盲人,在碰到墙时就转身走另一个方向,但是在反方向的不远处,也是有一堵墙。这就是说,无论怎样的来回走动,他都一定会困在这两堵墙中间。”看到这一幕,Hansay感到特别难过,便冲过去牵着他的手,想带他走出这样的死循环。

然而,折腾了好久才明白,原来这位盲人只是想在一个自己确定的安全空间里,来回走动,锻炼身体。Hansay 说:“感觉很羞愧,我只好不停地说抱歉。”

包括随后一系列出乎意料的事件发生,开始让她原本的世界观、价值观不断被挑战,在经历了一番对慈善的思考风暴,Hansay悟出:“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待别人,总以为看似比我们弱小的人一定需要我们的帮助。殊不知,他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这些居高临下的帮助、一厢情愿的施舍。”

关于对帮助别人更深层含义的理解, Hansay现在也有了新的看法:善良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品质,可慈善却需要坚持和长时间的了解,以及真正不计较回报的投入。

对话Hansay

新快报:在参加志愿者项目过程中,你在当地所经历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Hansay:这需要提起我在巴基斯坦的经历,我在那里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Cookie的小女孩,出生时头上有四个肿瘤,没有鼻梁,眼睛几乎失明。在几乎所有人都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位女士决定放手一搏,带着所有的积蓄带Cookie前往澳大利亚治疗。后来,幸运地得到了医生的手术救助。手术很复杂,需要二十年的时间进行,但现在可以看到,她已经一点点变健康了。从这个女士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慈善不是以救世主的姿态降临,不是想当然地做一些居高临下的事情,而是以平等的姿态设身处地了解以及沟通,然后坚持不懈地实践。只要去做,就有机会Make difference 。

新快报:参加完项目回来之后,你觉得自身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Hansay:成为志愿者之前,我的精神世界一贫如洗,只有空荡的、可笑的拯救世界的情怀。志愿者活动却拯救了我,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精神上的百万富翁。每次志愿者经历,我都会看见不一样的世界,以及获得关于自身、关于世界的思考,也更有自信,更开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