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联合国:37万罗兴亚难民从缅甸逃到孟加拉国
日期:[2017-09-14]  版次:[A19]   版名:[国际]   字体:【
■一名罗兴亚老人和他的孙女乘船抵达孟加拉国吉大港。VCG图

据新华社电 联合国多个机构12日对从缅甸涌入孟加拉国的罗兴亚难民的处境表示关注,并表示有关援助工作已经陆续展开,但目前的紧急救援并不能满足仍在大量涌入的难民的需求。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国际移民组织发言人说,在过去两个半星期里,已有37万名罗兴亚难民从缅甸境内逃到孟加拉国,难民涌入的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

十几万难民是儿童

联合国儿基会驻孟加拉国代表通过电话表示,仅9月4日至10日就有约22万名罗兴亚难民涌入孟加拉国,其中约60%是儿童。他们长途跋涉,一路缺吃少睡,健康和生存状况令人忧虑。此外,难民中有大约1.2万名婴儿,他们的状况更加令人担心。

联合国难民署发言人表示,该机构向聚集在孟加拉国的罗兴亚难民空运的第一批援助物资当天已经抵达,这些物资包括营地建设材料、睡垫、毯子等。第二批约1700顶帐篷也于当日晚些时候抵达。

世界粮食计划署驻日内瓦代表表示,自8月27日以来,该机构为孟加拉国科克斯巴扎尔地区超过6.88万名难民提供了高能量饼干,有大约7.76万人通过该机构支持的社区厨房计划获得了加热的食物。同时,该机构截至目前已为1.18万多户、近6万人分发了大米。

政府呼吁民众回家

8月25日,“若开罗兴亚救世军”对缅甸若开邦北部30处警察哨所发动袭击,政府军随后发起反击。当地原本脆弱的平静再次被打破,族群冲突旧伤尚未愈合,便再次撕裂。

缅甸政府9月5日通报,自8月25日凌晨发生恐怖袭击以来,若开邦发生97起袭击事件,造成数十人丧生,超过2.67万人流离失所。此外,在59个村庄内有6842所房屋被烧毁、8座桥梁被炸。缅甸政府已将在若开邦发动袭击的“若开罗兴亚救世军”认定为极端主义恐怖组织,向若开邦派出军队反恐。

缅甸政府表示,自袭击发生以来,缅甸政府、缅甸红十字会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向若开邦因受冲突影响离开家园的避难者提供援助,包括帐篷、大米、食用油、蚊帐、药品等。

缅甸外交部11日发表声明说,近期若开邦发生的恐袭导致多个族群的民众流离失所,而他们的命运却被外界忽视。声明指出,政府将向所有因恐袭而迁移的民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一个由政府领导建立的合作机制已经展开救援,同时欢迎东盟成员国及其他国家伸出援手。

缅甸国务资政府部新闻发布委员会12日发布通报称,在安全部队的执勤保障下,若开邦北部地区已经恢复稳定。政府呼吁因躲避恐袭影响而流离失所的当地民众返回原先住处。

缅甸总统府12日晚宣布,缅甸政府成立若开邦问题建议执行委员会,负责在当地展开安全行动,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维护当地稳定,为当地民众提供住宿、创造就业机会等。来自国内外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将通过执行委员会一视同仁地分发给所有迁移的民众。

解读

罗兴亚还是宾格利?

公民身份问题难解决

若开邦问题早已是地区顽疾,若开邦内的民族纷争历史跨越百年,一有导火索就突然爆发。追溯危机发展蔓延的根源,还要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说起。

英国通过第一次侵略战争于1826年占领缅甸若开邦,并在1885年第三次侵缅战争后占领全部缅甸。其间,英国殖民政府从当时属于英属印度的孟加拉国地区迁移大批穆斯林至若开地区,协助殖民统治,挤占当地居民土地和生活资源。

二战时期,英国殖民政府还利用这批穆斯林移民,与当地若开族和缅族对抗,更加深了民族矛盾。

缅甸政府和主流人群认为,若开邦的穆斯林群体是英国殖民占领若开邦后迁移至缅甸的孟加拉国人,为非法移民。他们将若开邦穆斯林群体称作宾格利人,意即孟加拉人。

而若开邦的穆斯林群体自称罗兴亚人,坚称自己是自古以来混居于若开邦的阿拉伯人、阿富汗人、摩尔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孟加拉人的后裔。若开邦穆斯林是缅甸最大的穆斯林群体,他们散布于孟加拉湾沿岸的若开邦各地,以若开邦西北端与孟加拉国接壤地区最为密集。

地理上,若开山脉阻碍了若开邦穆斯林与缅甸主流社会的沟通融合;语言不通,宗教不同,更加深了双方隔阂。

根据《缅甸公民法》,申请加入缅甸国籍需要证明本人或父母、祖辈在1948年缅甸独立之前已在缅甸居住,而且能说一种缅甸民族语言。而普通宾格利人难以提供确凿证据证明自己在1948年之前就居住在缅甸,所说语言又不是缅甸官方认可族群语言,因而难以取得缅甸公民身份。

缅甸问题专家张云飞认为,解决若开邦问题的一大难点在于宾格利人难以获得缅甸或其他国家的国籍。宾格利人要求缅甸政府承认其公民身份的诉求与缅甸主流民意相悖,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政府难以违背民意;而一些国家和国际舆论的指责则令民盟政府两面受压,陷入困境。

分析人士认为,若开邦问题十分复杂,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最终还是要通过对话合作来寻找出路。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