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花都打造民俗文化节日靓丽名片
日期:[2017-09-30]  版次:[A09]   版名:[城事]   字体:【
■2017年9月29日,花都区狮岭镇盘古王公园,中国(狮岭)盘古王民俗文化节盛大开幕。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摄

■2017年9月29日,花都区狮岭镇盘古王公园,中国(狮岭)盘古王民俗文化节盛大开幕。 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摄

2017年中国(狮岭)盘古王民俗文化节昨日开幕

携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盘古精神,展花都城市品格与风采,2017年中国(狮岭)盘古王民俗文化节将于9月29日(农历八月初十)至10月1日(农历八月十二),在狮岭镇盘古王公园举办。

本届盘古王民俗文化节突出盘古创世主题,将“拜盘古·祈永昌”祈福仪式作为主场,同时举办“花都狮王争霸赛”2017年花都区醒狮大赛、“全民齐跳盘古舞”花都区狮岭镇盘古舞展演、“五彩缤纷汇民俗”民俗风情长廊及非遗项目展、中国盘古王民间神话传说征集、“万民同贺盘古诞”群众自发拜祭盘古王、“南腔北调道盘古”狮岭盘古王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大赛、“盘古神踪光影秀”优秀摄影作品展、“山歌唱出盘古情”狮岭盘古王客家山歌展演、“捕捉瞬间的光影艺术”2017年盘古王民俗文化节摄影比赛等十项活动,为市民奉上一场精彩的民俗文化盛宴。

■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花宣

盘古王诞体现创新精神

本届盘古王诞祈福活动虽然延续了往年“拜盘古·祈永昌”的主题,但是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在遵循传统的敬拜祈福仪式的同时,运用群舞、杂技、合唱、诗韵同颂、醒狮、舞龙等多种艺术形式,分篇章演绎,艺术再现盘古王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场面宏大壮观,让群众感受丰富多样的盘古王文化,传承盘古精神,为本届祈福活动注入了新活力。

本届活动全新创作的“盘古赋”,取代了以往单纯的祭文诵读。盘古赋,是一首专门为此届中国狮岭盘古王民俗文化节创作的词赋。通过朗诵者的领诵和一百余名群众演员的合诵,加上恢弘的音乐伴奏,使整个节目意境幽远、起伏跌宕。赞美了盘古开天辟地的功绩,弘扬了盘古敢为人先的精神。盘古颂环节,由百名合唱队员演唱的歌曲盘古颂,是一首浑然天成的合唱曲目。曲调风格恢弘、大器,充满神圣感。

群众齐跳盘古舞

“在古代,每到盘古王诞,瑶胞都会在盘古王庙前庆祝,跳长鼓舞,祭祀盘古王以祈福永昌,但在文革时期一度中断。”在2014年,经过民俗、舞蹈等有关专家根据传统民俗编排创作一套新的盘古舞,该舞蹈以盘古开天辟地为表现内容,形象表现盘古王开天辟地的雄浑气势和创世精神,融合民族元素和广场舞元素,广为群众喜爱,已在狮岭镇推广流行。日常休闲日子里,村民也会聚集在狮岭镇狮山公园、阳光文体广场和城市广场等公共场所齐跳盘古舞。今年的盘古王民俗文化节也在去年逐步恢复盘古王文化特有的文化项目——盘古舞的基础上,继续组织了狮岭各村(居)文艺队参加盘古舞展演,使其达到进一步巩固盘古王文化的群众基础。

祭拜盘古仪式也加入了学童的“花灯舞”,使祭拜活动更为艺术化,更具感染力。百名儿童演员组成的表演团队,手持纸扎的香猪、鸡鸭、水果、五谷等时令供品花灯,由观众席通道走上舞台,齐跳花灯舞,体现出万民同贺盘古诞,祈福天下太平,盛世永昌的夙愿。

拜祭仪式的最后,醒狮和杂技共同表演。为抢头炮,一头头醒狮争先恐后、龙腾虎跃;为抢头炮,“爬杆”的杂技演员在两根高且细的杆子上来回翻转,动作既快又齐,通过飞杆、夹杆、摆上、滑下、扯旗、转体等专业而又惊险的杂技动作,表现出争抢的激烈与精彩。舞台上醒狮与杂技演员的交织表演上下翻飞、精彩纷呈,把气氛推向高潮。

结合非遗项目展示刷亮花都品牌

本届盘古王民俗文化节着重结合非遗项目传承的展示,植入更多的花都民俗文化,意在弘扬民族传统、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达到与民同欢,与民同乐,与民同享。不仅在表演节目上档次、具规模、有新意、接地气,万民同唱“盘古颂”,万众共跳“盘古舞”,万人慕名来祈福,极大上提升盘古王民俗文化节这一花都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盘古文化在花都源远流长,群众基础深厚,举办盘古王民俗文化节活动,既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更承载着花都狮岭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促使花都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宝贵资源。2007年,花都区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盘古王诞”入选广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1月,花都狮岭镇被广东省文联和省民协授予了“广东省盘古文化之乡”称号。这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唯一一个以盘古文化命名的乡镇。2015年9月“盘古王诞”入选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这是花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新成果。2016年,花都狮岭镇被广东省文联和省民协授予了“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今后,花都区将继续致力挖掘盘古王文化的深刻内涵,倾力打造盘古王诞民俗文化品牌,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使之成为宣传花都、推介狮岭的一张靓丽名片。

知多D

花都盘古传说来源

盘古开天辟地,化为万物的神话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盘古神话产生于何处,历来众说纷纭。狮岭的炉山(即现称的盘古王山)、花山、梯面一带,古代是瑶族的居住地。他们认定盘古是他们的始祖,在梯面盘古峒建了盘古庙,说盘古是万能的伟人,定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古的生日,即“盘古节”。节庆当天,瑶族人民聚于庙前庆贺,跳长鼓舞,唱盘古歌,放花炮,耍花棍,甚是热闹。

至明朝弘治年间,由于官兵的欺压征讨,花都瑶民被逐渐汉化,盘王节在当地消失。清朝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当地读书人邱毛松在狮岭一带神游,行至炉山(今盘古王山)半山腰,无意中发现这块盘古神碑,碑上正面刻着“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传说为瑶人逃亡时遗落。邱毛松于是在山腰搭起一座“盘古神坛”,把这块盘古神碑供立其中,邱毛松每天在神坛施医救人,并四处游说让周围的人去参拜。于是,盘古神坛渐渐远近闻名,残存在汉化瑶族人当中的盘古信仰逐渐复活。盘古王由此在汉人中间的影响日益增大,最终形成了“盘古王诞”的大型民俗活动。

邱毛松将拾到神牌的农历八月十二日定为盘古王诞日,引人前来祝祭。此后盘古王诞渐发展成为当地传统民间文化活动。2007年,花都区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盘古王诞”入选广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1月,花都狮岭镇被广东省文联和省民协授予了“广东省盘古文化之乡”称号。这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唯一一个以盘古文化命名的乡镇。而在今年,我区的“盘古王诞”亦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