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她把青春献给了大山
日期:[2017-10-09]  版次:[A06]   版名:[基层党代表风采]   字体:【

党的十九大代表,惠州市博罗县嶂背畲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玉英:

9月20日清晨,惠州市博罗县畲族嶂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玉英陆续走访了村里的几户人家,仔细询问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宣传近期的社保惠民政策。这是雷玉英近几年一直在推进的重点工作。“社保是村民最基本的民生保障,我们一定要落实到位,不能有半点马虎。”她说。

在今年8月惠州市文明委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雷玉英入选“身边好人”。评委和群众对她的评价是:“大山一样朴实,清泉一般洁净,这位畲族山村‘女当家’,勤俭持家,发展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把最灿烂的青春年华,留给了大山……”

带领村民 探路多元化农业发展

生活在博罗县横河镇嶂背畲族村的村民,祖辈是上世纪60年代从大山洞里迁居而来,保留了较好的畲族文化传统。但因可供种植的土地偏少、交通出行不便,曾长时间处于贫困落后状态。

“落后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想办法改变它!”雷玉英于1999年当选村妇代会主任后,就开始为乡亲们脱贫致富奔走。10多户村民在她的动员下开始种植冬瓜,后来她又动员村里的妇女种植鱼腥草和竹子等经济作物,都获得不错的收益。

2003年担任嶂背村党支部书记以后,雷玉英经常到横河镇农业服务中心邀请专家,及时为乡亲提供市场信息和种养技术指导。走上多元化农业发展道路的嶂背村,村民收入逐年增加,早在几年前便成功摘去了贫困村的帽子。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以后,雷玉英进行了深入学习,深刻认识到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她带头全面走访调研本村农田种植情况,摸清了可供种植面积偏少的实际以后,鼓励发动村民到附近村庄承包土地,发展特色种养业,并利用嶂背畲族村特有的生态和文化资源,搞起了农家乐和生态旅游。

如今,站在嶂背畲族村大岭头山顶,嶂背畲族村迤逦风光尽收眼底,1800亩油茶树苗随风摇曳。一个个生态特色农业项目的实施,不仅带来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还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出路,让6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多方奔走

化解农村热点难点

“作为基层党员,就应该多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把群众的心声及时向党委、政府传达。”正是始终坚持这一原则,雷玉英在用心为民服务的过程中,也收获了群众更多的肯定。

2006年,身为人大代表的雷玉英将一份改造村道路面的建议递交给了惠州市人大,获得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后获得道路改造财政支持,通往3个村民小组的村道全部实现硬底化改造,切实解决了农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其后,她又争取到了惠州市广播电视局的支持,实现了全村通有线电视。

嶂背村村民说,村道修好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好卖了,价格也随之上涨。以前冬瓜每公斤卖4毛钱都没有人要,现在可以卖到每公斤7毛钱。

“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村里的危房变少了。”雷玉英说,每年村里都有2户以上获得相对贫困户危房补助金,受益于这一惠民政策,村里贫困户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村容村貌大大改善。

眼下,走进嶂背畲族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村道、崭新的路灯、通畅的排水沟。“我们的村庄变靓了,就有底气发展畲族旅游文化产业了!”雷玉英说,她想借助时下正热的罗浮山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旅游,进一步提高全村村民收入。

对话

雷玉英:经营“大家庭”不讨好也要做得更好

新快报: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您认为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核心是什么?身处一线,您最关心哪一类民生问题?

雷玉英:做基层工作,就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逃避问题,想办法去解决,总能办好的。一个村,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嶂背是畲族村,聚居程度很高,作为一名村干部,我要把这个家经营好,就算遇到家庭纠纷也不能躲,哪怕被人看起来总是充当“不讨好”的角色。每次调解完纠纷,我和村干部们都会常常回访,确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多年来,嶂背村没有一宗纠纷被投诉到上级。

新快报:您担任惠州市人大代表,比较深的感触是什么?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您会把哪些基层声音带到会上?

雷玉英:当代表就要敢于说真话、善于提建议,要以谋发展、带领村民致富为己任。村里修路、种油茶树等,都是我在市县人大会议期间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改变了村里的面貌。我相信,只要是为村民群众谋福利的事,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畲族嶂背村是惠州市博罗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这里的群众最关心的是惠民政策尤其是与少数民族相关的政策。我在十九大期间会围绕这一主题提出相关建议。

新快报记者 董芳 通讯员 廖钰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