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不要有私心 不要怕吃亏 不然做不成”
日期:[2017-10-17]  版次:[A11]   版名:[城事]   字体:【
■广州荔湾区“百梯万人”党旗红书记项目情况通报会10月16日举行,会议现场的西村街电梯已投入使用。

广州荔湾区旧楼加装电梯“百梯万人”党旗红书记项目惠民生,老党员发挥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旧楼加装电梯不是一件易事。既需要跑部门递材料,又会遇到低层住户不同意、费用分摊等问题,要做思想工作、组织协调各住户利益。因此,推进过程可能历时久、一波三折。

广州荔湾区推进实施“百梯万人”党旗红书记项目,要在三年时间内完成500部电梯的加装。今年以来,全区加装电梯入案148栋,同意批前公示78栋,核发建证44栋。他们这是怎么做到的?原来,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为导向,荔湾各级书记领任务、设立党员民情议事会、老党员带头发挥积极作用,打“惠民牌”和 “服务牌”,化解了邻里矛盾,传递了正能量。

凝聚老党员 挨家挨户宣传电梯加装经验

2015年8月,荔湾区西村街长乐后街49号楼的居民用上了盼望多年的电梯,这是西村街第一栋成功加装了电梯的居民楼。如今,该楼电梯筹备小组的两名重要人物——68岁的陈伯和70岁的何伯,两名老党员致力于帮助更多人装上电梯,传授他们的成功经验。

“装电梯是为大家方便,一定要有一个心态,不要有私心,也不要怕吃亏,不然就做不成。”何伯说,在电梯加装过程,筹备组五名成员中,只有他和陈伯是退休老人,其他人还要上班,因此他们成了主力。“打电话沟通、跑腿时打个的、复印材料,很多时候自己掏点钱,也不会找大家去报销。”

长乐后街49号楼共9层楼,一梯两户,一共有18户。“一开始,低层住户提出补偿20万元,我拍拍他的肩头说,我年纪大了,你别吓我,我有高血压。”陈伯笑着说,最难的莫过于协调居民意见,商量内部补偿、分摊费用问题。为此,他和各层住户打了无数个电话,最后协调好费用,并定下以6楼作为平均数进行分摊,6楼以上每一层增加10%,6楼以下每一层减少10%,每层再按面积计算费用。

“最终同意装电梯的有12户,其他6户不使用电梯,但也没有反对,我们也给不使用的住户留了位置。”陈伯说。自从有了电梯,大家对环境卫生更加注意了,以前将房子出租出去的老邻居又搬回来住了。

荔湾区推进“百梯万人”党旗红书记项目,也将社区里诸多愿意贡献力量的老党员凝聚起来,挨家挨户宣传政策,牵头做好协调群众矛盾、处理邻里关系、办理报装电梯手续等大量工作。“退休后一直围着家庭转,现在能带领党员一起为社区群众做点实事,感觉自己又有价值了”,一位社区退休企业党支部书记说道。

像陈伯和何伯这样的党员,他们也走进社区,帮助更多需要加装电梯的人。

党员民情议事会 “面对面”化解居民矛盾

在荔湾老城区,旧楼宇的数量多,老龄人口比例高,加装电梯需求迫切。荔湾区以党建为引领,在实施“百梯万人”党旗红书记项目时,各级书记都“有任务”。

据了解,这个“书记项目”,上至区委书记,下至街道、社区、网格、楼宇党组织书记都有任务、有分工,区、街党员领导干部下沉一线,把社区党员和带头人组织起来。居民平日上班忙,社区党组织书记就利用休息的时间上门走访,主动了解辖内既有住宅情况,提前介入,在项目的批前公示前期做好旧楼宇住户的协调、沟通工作。

“在我们补偿低层住户时,是请居委会作为第三者证明。”陈伯说,他们装电梯时,街道和居委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开会的场地、指引居民参观加装好的电梯楼,提供相关报建、审批等信息。

西村街长乐社区党总支书记曹国权表示,在电梯加装实施时,遇到意见分歧,党总支出面进行协调沟通,第三者的介入让居民更容易接受。“对持不同意见的街坊,我首先是告诉他们这是一项民心工程,而且装了电梯楼价也会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的,用时间去磨,做通他们的工作。”曹国权说。

一位长期尝试牵头组织旧楼加装电梯的街坊告诉记者,“住户关系协调、工程报建等问题才是核心问题,许多旧楼住户苦于没有时间精力、不愿意出面、怕得罪人等原因,都不愿意出面牵头,现在社区党组织主动找到我们出面协调,这是我们在这一书记项目中获得的最大‘着数’”。

荔湾区在社区、网格、楼宇层面组建三级党员民情议事会,建立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在这里,旧楼住户找到了说话的地方,有了自己的管理平台。社区群众参与民主议事、民主协商,“讲理”与“用情”相结合,形成加装电梯过程中“自己的事情自己议,大家的事情共同办”。

荔湾各级党群借驻点直接联系群众,“零距离”进行沟通,借党员民情议事会、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面对面”议事,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

“‘百梯万人’党旗红书记项目其实解决的不仅仅是改善居住环境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党建工作回归本质的问题,项目的实施赢得了民心,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这是对党建工作价值的最大肯定”。一名参与此项工作的机关党员说。

10万元补助惠民生 提高居民积极性

旧楼宇加装电梯是个“老大难”问题,常因场地条件有限、电梯造价成本高、建设资金筹措难、业主意见不一致、报装审批程序复杂、无人牵头组织实施等原因搁置。

今年9月,荔湾区出台政策,旧楼宇成功加装电梯,每台可以获得政府10万元的资金补助。这一利好也增加了居民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荔湾区加装电梯入案148栋,同意批前公示78栋,核发建证44栋。截至目前,发证数量占收案数量29.7%,比去年全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同意批前公示占收案数量52.7%,比去年全年提高26.7个百分点。自8月1日以来已经取得《电梯使用登记证》的符合财政补助标准的3宗加装电梯项目均已获得10万元资金补助。目前,已有35宗项目开工建设,12宗准备开工。

据介绍,在这过程中,荔湾区采用党委统筹、政府扶持,居民自治、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一一化解难题。如区城市更新局与广日电梯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专门搭建咨询展示中心供电梯企业展示和居民群众上门咨询参观,各街道邀请电梯企业现场为区民群众勘察场地、提供加装电梯初步方案和报价,方便居民群众“货比三家”。

荔湾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不但编制《荔湾区“百梯万人”旧楼宇加装电梯工作指引》,方便居民群众“按图索骥”,更是开通“绿色通道”迅速提升审批效率,在8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作规划许可证。

荔湾区积极完善“区—街—社区—网格—楼宇”五级党组织联动指导下的居民志愿服务组织,吸纳热心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社工组织代表、企业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群团组织等参加志愿服务队,成立加装电梯志愿服务站,为加装电梯工作提供分享经验、业务咨询、协商调解、会议交流和宣传指引等服务,获得居民点赞。

在采访中,一位党支部书记表示,电梯加装说到底是居民的“家事”,党组织是一座桥梁,在电梯加装过程,扮演了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其他诸如电梯具体怎么装、装什么样的电梯、财政补助资金怎么用,则全部由居民群众自己协商、自己拍板决定。党组织变“替民当家”为“由民做主”,凡是社区的事,居民自己说了算。

■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郗慧晶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