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2020年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 国家创新中心城市(1)
日期:[2017-10-20]  版次:[A10]   版名:[聚焦十九大·创新粤章]   字体:【

■2017年10月11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美国格兰纳达山特许学校、马克汉姆国际教育集团签约,三方联合建设美国格兰纳达山特许学校广州分校。这片广州东部的创新创业热土,不但成为一马当先的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而且是广州国际化教育的“第一方阵”。

从载体平台的建设到产业项目的崛起, 全速发动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

【开栏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伟大目标。要实现这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今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了“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广东不负嘱托,锐意改革,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正加快形成。目前,珠三角地区发展先行一步,已经站在更高起点,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正在加快,广深科创走廊正在努力打造成“中国硅谷”。

十九大前夕,新快报记者兵分多路,走马珠三角,探访实践样本,草就广东创新之举,谱成“创新粤章”,以期成为这个创新时代的见证,把握改革的脉动和创新的生动之处。

我们深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梦的广东实践会更精彩。

蓝色光标天地互联全球总部,2个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平台和10个区块链重点项目,美国格兰纳达山特许学校广州分校,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总部等一系列大项目,过去十天内接踵而至广州黄埔区、开发区。这其中,既有新一代信息技术蓝海,万亿级空中互联网、百亿级区块链的产业集群,也有重大央企投资总部,还有与重大项目相匹配的高端教育资源。

在广州,创新的步伐一刻未停。

一周前,思科(中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企业在番禺揭牌;一个月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白云区政府签署云计算产业战略合作协议,美国医药龙头企业赛默飞世尔科技投资的全球首家精准医疗客户体验中心,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投入运营;两个月前,曾诞生过8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世界顶尖医学研究机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牵手广州开发区,联合打造冷泉港(广州)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半年前,富士康公司投资610亿元的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在增城破土动工……

就在党的十九大开幕的前一天,“华龙一号”国内首台ZH-65型蒸汽发生器从广州南沙启运,历经3天航行进入中核集团福清核电站“服役”,标志着“核电之肺”实现了“中国造”,我国核电装备制造技术和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这是广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的广州,在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这一“中国硅谷”中发挥龙头作用的广州,大步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的广州。

创新目标

2020年,广州要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9月底召开的广东省委常委会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成‘中国硅谷’,成为全国创新发展重要一极”。

广州,责无旁贷地将担当起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龙头带动的重任。

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广州的底气:截至目前,广州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4742家,是2015年总数(1919家)的2.5倍,超过了过去8年的总和,增速居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2016年广州专利申请增速和发明专利申请增速均位居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截至2017年8月底,广州市有效发明专利量为36187件。

9月30日,穗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表示,希望两市继续谋划一批新的合作平台和项目,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合作典范,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走在前列。

从今年公布的《广州市科技创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可以看出广州在创新驱动发展上的雄心和目标。《规划》指出,到2020年,要将广州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形成开放、宽松、自由的创新生态,科技创新多项重要指标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

创新布局

9大核心区构建广州科技创新走廊

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广州将集中打造沿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南沙明珠科技城为核心的广州科技创新走廊。

突出“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是《规划》的一大亮点。要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设置未来产业关键技术专题,加强未来产业规划与布局,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核心技术从“跟跑”到“并跑”“领跑”转变。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广州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龙头骨干企业。

创新政策

打政策“组合拳” 建创新“蓄水池”

2017年广州财政科技投入达到108亿元以上,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590亿元。

在创新驱动政策上,广州打出了“组合拳”。“1+9”科技创新政策及系列配套政策,系统地构建了一个刺激创新的体系;拿出真金白银,连续5年,每年遴选出100家“广州市创新标杆企业”给予资金扶持,最高奖励500万元;首次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面向全市中小微企业和创客发放科技创新券额度超5000万元。

另外,广州还设立了国内城市最大的创新“蓄水池”——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让创新生力军更有底气大胆创新。截至目前,已为8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撬动超过76亿元科技信贷,授信贷款金额全国第一。

同时,引入30家以上国内外领先创业投资机构在广州设立基金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正在力争形成30只以上子基金,带动超过200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科技成果产业化及科技企业孵化。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