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东莞:积极融入“科创走廊” 建设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2)
日期:[2017-10-22]  版次:[A15]   版名:[聚焦十九大·创新粤章之四]   字体:【
■拓斯达与深大产学研合作。



创新平台

滨海湾新区擎起东莞未来

10月12日,东莞滨海湾新区正式揭牌。这是东莞改革发展进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里,将肩负起东莞未来30年的发展。

滨海湾新区是珠江口东岸唯一连片待开发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位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周边有成熟的工业体系支撑,有自贸区引领,是滨海片区先行区和片区中心,更是东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区。

在国家、省的推动下,东莞滨海湾新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工作也已启动。9月初,广州、东莞两市党政代表团完成城市互访,双方聚焦南沙自贸试验区与滨海湾新区合作,提出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港区联动为支撑,优化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合作平台。

今年十一前夕,《广州市人民政府东莞市人民政府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州南沙新区东莞市滨海湾新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州港务局东莞港管理委员会港口合作发展协议》三项合作协议在广州签署,两地提出深入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战略合作,共建“中国硅谷”,辐射带动全省创新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合作的典范。

“滨海湾新区并不是从零开始,你看它背后的长安、虎门,它是有产业基础的。”滨海湾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世宏认为,滨海湾拥有产业支撑,而且与南沙港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创走廊建设背景下,有望更快见效,3年或5年。

创新样本

拓斯达:立志打造工业机器人民族品牌

作为东莞上市公司的“新贵”,拓斯达10月12日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7年1-9月净利润为9500.00万元~1.06亿元,同比增长102.13%~125.53%。

广东省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机器人生产企业

机器人主业突出是拓斯达业绩大增的主要因素。2017年上半年,拓斯达的机器人(机械手)各板块都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其中在主要业务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及配套应用方案领域实现收入1.55亿元,占总营收的48.74%。

2017年2月9日,拓斯达正式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广东省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机器人生产企业,也是东莞首家从新三板摘牌并成功IPO的企业。

2001年,从军队退伍的吴丰礼,进入东莞一家机械制造公司打工;3年后,他在长安经营起一家塑胶机械经营部,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2007年,吴丰礼以50万元的注册资金,创办了拓斯达。

在选择创业方向时,吴丰礼决意创办一个工业机器人民族品牌,却未料到这个决定让他走在了“工业4.0”“中国智造”的最前沿,成为国内机器人行业的佼佼者之一,并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登上了资本市场的舞台。

打造“生态圈” 实现东莞机器人产业的良性发展

2016年4月28日,拓斯达和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核心技术、控制系统、市场应用和人才培训”开展合作,共同开拓国内的“3C、注塑、压铸”等领域。这是东莞本土机器人企业首次与机器人国际巨头的深度合作。

拓斯达快速成长的关键点,就在对核心技术的掌控。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拓斯达专注做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销售,长期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聚集了加拿大、韩国、中国台湾等全球顶尖研发人才。目前,拓斯达研发投入的比例超过9%,研发人数占总员工人数1/3以上。2014年其研发投入就高达1600万元,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约三分之一。

对此,吴丰礼认为,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还要面对美国、德国等强国的竞争,东莞机器人企业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否则就会沦为组装厂。

尽管做的是机器人,但吴丰礼并不愿意把自己的产品看成是冷冰冰的机器,他的企业愿景很有意境——“让工业文明回归自然之美”,打造一个上下游合作共赢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具体而言,拓斯达将打造出一个围绕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应用的立体式生态平台,该平台以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减速器、伺服马达为核心。目前拓斯达的控制系统已成熟,且是一个开放的控制系统,一改传统系统商封闭的修改方式,不仅实现了针对不同控制需求的客户定制,更实现了开放式的升级,为企业升级到后续信息化智慧生产铺设了良好的基础。

吴丰礼说,他的生态圈就是要让上下游一起发展,通过一个平台能够“买得起,用得起,换得起”,实现东莞机器人产业的良性发展。

决策者说

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

城市发展最具本质的意义,就是不断提升创新发展的水平。定位决定格局。东莞首先要向广深看齐,与之一起参与国际城市群和全球创新发展的竞争。借助科创走廊建设,努力迈向创新型一线城市,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东莞市长梁维东:

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国家和省的重大战略部署,东莞要通过加快推进实施“倍增计划”、园区统筹、城市提升,主动把握机遇发挥应有作用。

有数有据

GDP增速:2017年上半年,东莞创下8.1%的GDP增速,为近4年来同期最高,跃居珠三角9市第四位。

创新考核:在2016年全省各地市创新驱动发展“八大举措”的监测评估中,东莞市整体成绩良好;其中孵化育成体系建设进步显著,综合排名超过广州和深圳,位居全省第一名。

高企培育:2016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2028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总量达2003家,国家高企、后备高企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创新平台:全市创新平台、节点35个,总用地370平方公里,创新项目85个,总投资约2009亿元,广深高速沿线“三旧”连片改造12个,总投资约290亿元,广深高速沿线景观品质提升,总投资约60亿元。

高层次人才:目前,全市高层次人才总量达7.8万人。同时,东莞还累计引进省市创新科研团队58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5个,省创新科研团队数量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专利技术:2016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7024和3682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876件。目前,全市累计拥有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量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高新产业:今年上半年,东莞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了39.3%,较2012年的31.1%,提高了8.2个百分点。

研发机构:目前,东莞市共组建了33家新型研发机构,累计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创办和孵化企业814家,2017年上半年实现新增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收入达49.35亿元。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4.1%,约为2015年的2倍,位居全省第三。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