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在平凡岗位上不忘初心 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梦
日期:[2017-10-25]  版次:[A14]   版名:[聚焦十九大·南粤反响]   字体:【
■“何当热线”为社区群众服务。

■成艳萍与学生们在一起。

■林转娣在为患者看病。

党的十九大报告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广大共产党员正是带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新快报记者走访了南粤多名党员,他们有被家长称作“孩子生命中的贵人”的教师成艳萍,有退而不休的社区志愿者何当,有像家人一样守护患者的医生林转娣,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用行动温暖着社会人心。

人物1

教师:成艳萍

以母亲的心善待每个学生 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从教二十年,她由一名普通的科学教师成长为省、市、区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形成了“知性优雅、学科融合、实事求是、启智导行”的教学风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的特色创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就是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副校长成艳萍。成艳萍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能以一颗母亲的心去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师生关系便是一片晴朗的天空。

六年前,成艳萍接触到一名特殊的学生,这个孩子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寄养家庭对他不关心、不教育、非打即骂……这让孩子成了校园里最难管理的学生:上课捣乱、打老师、偷东西、爬墙逃学……当时作为这名学生任课老师的成艳萍,向他伸出了援手,既让他感受到爱,又不刺伤他的自尊。

这名学生没有早餐吃,成艳萍就总是在早晨叫他来实验室帮忙摆仪器,然后让他吃个面包,喝杯牛奶;冬天没有厚衣服,成艳萍便特地买了一件送给他,嘴上却说,是本来要给别人但买小了;他爱看书,成艳萍便将自己的书借给他,还给他办了个图书馆的借书证……

渐渐地,这名学生变了。尽管他有时还会犯些小错误,但毕竟在努力地改变自己,在不断地进步。毕业时,这名学生对成艳萍说:“人们都说好老师像妈妈,我没有妈妈,不知道什么是母爱,但我想母爱大概就像您爱我这样吧!”成艳萍的眼泪一下流了下来。

毕业的时候,孩子们给成艳萍的留言,用得最多的是一个“美”字,他们说老师“温柔、好学、快乐、宽容、公正……”

主人公感言

“习近平同志的报告讲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掷地有声的宣言是一个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政党发出的时代强音!这也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牢记人民的需求,时时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物2

社区居民:何当

退休后仍服务社区群众 82岁老党员热线连心

每当电话一响起,“您好!这里是何当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一把熟悉和亲切的声音让人心里感到分外踏实,什么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党员和群众就业问题、家庭邻里、婆媳和夫妻关系问题等等,全部有问必答,有求必尽力帮一把。在广州越秀区,有一位82岁、退休18年仍在基层为群众服务的老党员何当。

1999年,何当从广州市政总公司总经理岗位退休,没几个月就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参与到街道和社区基层工作中去。何当首先组织起大沙头社区老年协会和大沙头社区“手拉手”艺术团,自己义务担任会长和团长,十余年间不计报酬地积极投身发展社区的老年活动事业。

2007年,在白云街街道党工委书记和街道主任的支持下,“何当热线”开通了!在何当手中,有一个专门为热线配置的手机,24小时开通,随时为有困难的群众解疑答惑。当有电话打进来时,何当总是能耐心听完需求,再轻声细语地耐心答复。而有群众来到办公室时,他会先泡杯茶给来访群众,再慢慢对其问题进行剖析。

如今,“何当热线”也跟上时代步伐,开启了“微信约见”,这种与社区群众“零距离”沟通,将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变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零距离”的做法,在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之间搭建起“保障墙”“联心桥”,实现由“单边灌输”向“互动交流”的转变,也成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种启发。

主人公感言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要继续发挥余热,更要尽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有需要的居民群众,为社区为社会造福,让党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位群众的心。”

人物3

医生:林转娣

像家人一样守护患者,捍卫生命的最后防线

“您的家人,我的亲人”,这是林转娣一直履行的承诺。从医20多年,不管是病人的事、同事的事,只要有问题、有困难,她都当成自己的事。林转娣是番禺区中心医院大内科科主任兼重症医学科科主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以医者大爱的榜样,影响着身边的人。

“认识林医生十年了,她对患者非常负责任,很多时候我在门诊挂她的号看病,因为看病的人多,到下午六点多钟她还在给病人看病,而且很细心,这种敬业精神很值得称赞。”“我在ICU住了40多天,是林医生和她的团队救了我,她不仅医术高,而且很平易近人,我们给她打一个电话或者给她发一个信息,她肯定回复我们,是一个很高尚很值得赞扬的医生。”患者说。

林转娣是同事心目中的“铿锵玫瑰”,小小身躯,扛起学科的重任,使番禺的重症医学专科从无到有,并把这个科室打造成为名符其实的“捍卫生命的最后防线”。

作为重症医学学科带头人,林转娣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从筹备组建重症医学科开始,她就将“打造孕育人才的黄埔军校”作为科室的发展目标,对年轻医生“帮传带”,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大家。

主人公感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强国,必须能给人民提供好的健康保障。所以我想,我们要从每个方面尽力去救治每一个病人,让每一个病人都能健康地出ICU,能够很健康地回归社会。”

■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谢源源 通讯员 朱海靖 周丽敏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