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科院老科学家张德良:“网上有些知识并不可靠, 我们有责任纠正”
日期:[2017-10-27]  版次:[A17]   版名:[人物周刊]   字体:【

■采写: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通讯员 郑清艳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工程科技人才,张德良师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学成之后,被派去参与国家重要工程。身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七十多岁的他还在参与研究工作。面对我国科普教育整体较弱的局面,他认为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加入了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团,经常在各地奔波,为中小学生进行科普讲座,介绍前沿的科学知识。

中国的高超声速飞行技术不比美国差

9月25日,张德良来到增城市第一中学开讲。他要在这里待上四天,参加由广州市科协和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的四场讲座。

那天,张德良要介绍的是高超声速飞行技术,他有点忐忑,不知道这些高中学生会有何反应。学生们似乎并不知道这个名词,但当他提到美国空军的空天无人机X-37B,现场一片雀跃。X-37B飞机使用的就是高超声速飞行技术。高超声速飞行技术的飞行速度必须在5倍声速以上,在20-100公里近地空间范围内进行全天候飞行。目前,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国家都在研制和发展这种技术。

为什么各个国家都对这项技术趋之若鹜呢?张德良介绍说,最早是美国提出来要发展这项技术。美国从军事的角度出发,提出用常规武器代替核武器,它不会产生核辐射,但是可以产生代替核武器的效果。高超声速飞行技术未来可应用于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和空天战斗机,实现一小时内用常规武器打击地球上任何目标,彻底颠覆传统的空中作战战略。

而在民用航空领域,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超过声速5倍,即飞行速度大约每小时6000公里,就可以在2小时内从北京飞到纽约,或到达地球的其他角落。还能实现驾驶员(乘客)当天来回漫游全世界和遨游太空的梦想。

张德良自豪地说:“目前中国的技术并不比美国差,紧跟着美国发展。”目前,中国和美国一样拥有各类高超声速飞行器。

半年里多做了3000多道很难的数学题

张德良大半辈子从事航空航天和军工项目,而他与此结缘还是从高考的一次改志愿开始。

张德良高中就读于无锡市辅仁中学,成绩优异的他本来想报考清华大学。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中科大找到张德良,劝他报考学校的力学系,跟钱学森学火箭技术,他便答应了。

钱学森当时是近代力学系主任。钱学森每周给学生讲《星际航行概论》课,无论多忙,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里。“他神采奕奕,思维敏捷,讲话生动,讲课非常精彩;而且知识面非常广,什么都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当时同学们都感到很自豪,感觉自己好像也已经成了科学家一样,其实差得很远。”张德良笑说,“钱学森对我们最重要的影响有两个,一是注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二是非常严谨。”

张德良记得有一次小测验,其中有一道考题是问第一宇宙速度,有位同学把每秒七点九千米写成了每秒七点九米。犯错在所难免,但第二天上课,钱学森严厉地呵斥了他们,“你们居然有人写七点九米每秒,自行车都比你们快,还想上天啊。”钱学森说,“一个小数点出错,将来都要死人的。”钱学森对他们提出了“三严”,严格、严谨、严密。

钱学森对考试要求也是特别的严格。他出的考试题目书上是找不到,因此考试方式采开卷考试,在课堂上可以随便看书,但不能讨论。考完试成绩发下来,大部分学生不及格。钱学森说没有关系,把学生成绩开方乘10就行了,这样学生只要考36分就能及格,大部分人就能及格,少数人补考也就过了。

通过这次考试,钱学森对他们说,“你们的基础太差了,再多学半年吧”。事实上这批学生都是从全国各个地方的重点中学挑选上来的。最后五年的学习变成了五年半,那半年里学生多做了3000多道很难的数学题。

年轻科技人员已经能够完成“接力”

毕业之后,张德良被派到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工作,由于国家需要,他被调去参加国家重要工程项目。

当年的条件非常艰苦,张德良乘着铁罐火车,坐了四天四夜才到达目的地。国家照顾科研人员,给他们发水果罐头吃。“吃到后来,看到水果罐头就不想吃了。”当年出差在外,一呆就是几个月,但张德良并不觉得艰苦,“一切都是听国家指挥,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好好干,努力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张德良是研究冲击波的,那时任务重、条件差,测试冲击波的次数非常少。有时测不到数据,“大家会掉眼泪,觉得花了那么多钱,却测不到数据,觉得对不起国家。”

谈到目前在研究的超高声速飞行技术时,张德良说,这项技术中国是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发展的,起步较晚,但进展得很快,这得益于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增长、多年的工业和技术基础储备。另外,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十分充足,三四十岁的年轻的科技人员已经能够顺利完成“接力”。相比之下,美国的专家的年纪都比较大。

对话

“只想着个人发家致富,国家观念淡薄了,这是很危险的”

问:我们国家的科普教育现状如何?

答:中国的科普教育起步比较晚,我国国民科学素质目前还是比较低的,而且国民科学素质的差距也非常大。大城市的重点学校,跟偏远地区和小城市的学校差距很大。因此,国家需要把科普教育提高到更重要的地位,并逐步从大城市发展到偏远地区。

这些年,国家开始重视科普教育了。1997年,国家发起成立中国科学院老科学科普团,20年来已经为全国800万的学生、公务员和社区群众举办超过25000场的科普讲座。我现在一边搞科研,一边在各地进行科普讲座。我去过云南、青海、甘肃和内蒙古等一些地方,那里学生对科普讲座却更感兴趣,听了我们的科普讲座之后非常喜欢。

问:现在的学生对航天知识的储备和热情与以前有没有差异?

答: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对航空航天知识和其他科技知识了解的并不多,我们都是干了才知道。现在的学生可以从网上得到很多科普知识,因此,在作科普讲座时,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很厉害,特别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但也要注意,网上有些科普知识并不一定可靠,我们有责任对不正确的科普知识进行纠正。

问: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答:我想我们的科普讲座也在一定程度上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今年教师节我收到了一份很特殊的礼物,一个山东大学的学生给我写了一封贺信。他说:“张老师,很感谢你对我的帮助。听了你的讲座,我才知道怎么读好自己的专业课。”我觉得很欣慰,我的讲座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用,对他们的学习、选择专业也有帮助。

问:如今中国的科技发展处于什么水平?

答:中国的科技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们现在整体的科技水平还是不如美国和一些西方科技发达国家,西方国家(美德英法等)他们可以互相交换科技进展的资料,我们没有这个条件。所有一切科技进步都必须靠自己拼出来,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在科技方面追赶速度非常快,我想我们再有几十年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问:高校教育有哪些方面有待提高?

答:很多人把我们的教育说得一无是处,我并不认同。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有问题,比如考试方式,教师队伍、教育产业化等问题。但我们的教育还是有很多优点的,特别是基础教育不比西方国家差。我国很多出国留学的学生到了国外努力学习,成绩都比其他西方国家的学生好等等,应该说这些无不和我国的基础教育有关!

改革开放这些年,经济发展了,国家强大了。不过,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不少人追求急功近利,短平快,只想着个人发家致富,国家观念淡薄了,这是很危险的!大家还是要加强国家观念,光自己赚钱致富,国家不行是没用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