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有山水田园的幽静,又有现代化居住设施 是个安居的好地方……
日期:[2017-10-30]  版次:[A16]   版名:[新公益]   字体:【
■村民在修剪苗木和喷药防虫。

■村民在为苗木浇水。

扶老 助残 救孤 济困 广东福利彩票公益天地

广东省福利彩票 发行中心公众号

第205期

碧桂园集团帮扶工作小组“授人以渔”,帮助贫困村落过上美好生活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清秋十月,广东省英德市西牛镇树山村茂盛的竹林挺拔湖岸,湖水碧波不惊。走进树山村,到处洋溢着世外桃源的静谧祥和,崭新的复式别墅掩映在几百亩的苗圃示范基地中。

首次到村子来的人几乎都会赞叹一句:“既有山水田园的幽静,又有现代化居住设施,是个安居的好地方。”这样的赞叹,很难让人想象,树山村曾是“九分山水半分田”的贫困山村。

让山村蜕变的是碧桂园集团的帮扶工作小组。7年前,碧桂园响应“广东扶贫济困日”号召,选定英德市西牛镇树山村作为对口帮扶村,从此,开路、引水、通电、联网,用绿色产业扶贫的方式,帮助一座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小村落,摘掉“贫困”的帽子。如今,曾经为三餐忧愁的贫困赤农,也成为追求起美好生活的快乐人。

企业扶贫助困 旧村换新颜

秋天,正值树山当地特色的竹笋收获期,村民正趁着正午最强的日照晾晒煮熟、切好的笋干。这种味道鲜美的笋干出口日本畅销台湾地区,如今是当地村民的一项可观收入。泥土芳香混着笋干散发出来的味道,构成了树山村别样的秋收图景。

这幅安逸田园生活的情景,若在7年前,村民们都不敢想象。7年前的树山村,交通极为闭塞,仅有一条曲折蜿蜒而又狭窄残旧的山区公路通向村外的世界,“村内人走不出去,村外人走不进来”。村民临山散居在狭长山沟里,住着自己捏的土坯房,人畜混居,走着污水横流的泥泞路,依靠初始的农作艰难度日。每年雨季到来,常伴有屋顶漏雨、地面冒水、山体滑坡、房屋坍塌等自然灾害,村民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特困户更是高达总农户的30%。想脱贫,村里有能力的年轻人,只能靠外出打工谋生。

村民“脱贫梦”的契机发生在201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设立“广东扶贫济困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号召下,南粤大地掀起一轮扶贫济困的高潮。其中,碧桂园成为响应号召的企业之一,捐资2亿元用于扶贫,并将树山村当作第一个试点村。

消息传来,树山村民有期待也有疑惑。有人根本不相信碧桂园会帮助盖新房,还帮着脱贫,还有村民到镇上去打听碧桂园是不是骗子。为此,碧桂园扶贫项目组请村民们吃了好几餐饭喝了几顿酒,还带他们到碧桂园总部参观。

碧桂园选定罗屋和熊屋自然村作为第一期示范点。2010年8月,碧桂园帮扶工作小组进驻树山村罗屋自然村,派出5名扶贫工作人员常驻村子,与村民同吃同住,专职推进扶贫工作。

扶贫大计从房子、道路、生活设施改造为起点,如火如荼开展。村民破旧的黄泥屋并不适宜居住,工作人员帮村民设计开建两层半高、面积110平方米“别墅”,每户造价10万元,政府配套1.5万元,农民自筹3.5万元,余下由碧桂园兜底。

同时进行的,还有村6.15公里的公路拓宽改造工程、电网改造、通信(含通电、通电视、通网络)、自来水进村工程。2011年6月,385户树山村民的安居梦,仅用9个月便实现,联排别墅式新房伫立在田野间,见证新生活开始。

回老家种苗种木 脱离赤贫

别墅建成了,老人天天给亲戚朋友打电话,邀请来做客;村里所有的大龄男青年都成了家,原先村里没有外来人口,之后也多了起来;变化最大的要数村里的孩子,他们原来只是想住上干净安全的房子,但自从别墅建成,“我要当老师”“我要当建筑师”“我要当医生”……各种梦想都出现了——世世代代住在树山村的村民怎么也没想到,曾经蜗居土砖瓦房的他们,已经成为周边村庄羡慕的对象。

但住上了别墅,不等于脱贫致富。授人以渔,勤劳致富,才是碧桂园的真正扶贫理念。然而,老一辈庄稼人却认为:“山多地少,田地30厘米以下都是黄泥土,靠种地怎样致富?”

碧桂园调研发现,当地比较适合做苗木产业,采用“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扶贫理念,将树山的优势和房地产业结合起来,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

离树山村160多公里的顺德碧桂园住宅社区,新育成的一批挂着饱满花蕊的金桂树运入社区,空气中透出阵阵幽香——这批金桂树正是树山村的苗圃基地,李洋东等村民的勤劳之作。

李洋东等167户村民是喝了绿色产业扶贫“头啖汤”的村民,如今,他们已经成为树山村的致富带头人。李洋东1997年大专毕业后,分配到广州的一家工厂,打拼多年,当上了车间班长。虽然工资已经涨到了3000多块,但要租房交友,一年到头剩不下多少,更别谈银行存款。2010年,碧桂园入驻树山村开始绿色扶贫后,李洋东便辞去在广州的工作回到家乡。

2011年1月起,碧桂园向树山村派驻技术人员,成立苗圃示范基地,免费培训村民学习种植苗木,并按市场价提供种苗,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社,由碧桂园按市场价或保护价收购。因种植苗木成本较高,碧桂园为村民垫付50%—90%的种苗款,卖了苗木后再还本,赚钱归村民,还本后再种可以再借。

第一批苗木运抵树山村,167户农民参与种植,辞掉广州工作的李洋东决定放手一搏,把家里的3亩地全部种上苗木。“一年下来,我赚了5万多块,第二年,索性租下堂哥的3亩地,决定扩大再生产。几年下来,家里靠种苗木挣了钱,在镇上买了商品房,银行里也有了存款。”如今谈起生活,李洋东脸上露出乐呵的笑容。他想让村里更多的亲朋来种苗木,让更多的村民得到碧桂园的帮助而远离贫困。“有些村民仍在犹豫种不种,我就现身说法,希望能带动更多邻居走出困境。”

让爱传递下去 实现安居乐业

驻树山村项目的碧桂园社会责任部扶贫专员李锐程介绍,公司规定,新员工培训有一项内容定在树山村——学习怎样扶贫。

李锐程在树山村进驻了半年,事实上,他的前任同事早在7年前就来到树山村了。据了解,这批扶贫专员几年来虽然有所更替,但大家通过扶贫工作,与树山村都结下不解之缘,曾有两名专员不仅亲身参与到绿色产业扶贫工作的起始,还在村庄举行了婚礼。

“村里的小故事挺多的”,李锐程介绍,下一步,扶贫小组想帮着整理乡村文化,准备建一个村史文化展览馆。按照碧桂园公司的远景规划,首先将树山村作为教育基地、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基地。

据了解,树山村所在的西牛镇,境内以高丘陵地貌为主,非常适宜种植麻竹。清代中叶,笋制品已行销粤港澳和东南亚等地,先后获得“中国麻竹笋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名片,已经形成“麻竹笋”系列文化,下一步准备帮助村民借助笋文化开展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等,真正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当地村民实现安居乐业。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