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学生质疑体测不能真实反映情况 老师称真实数据能切实反映现状
日期:[2017-11-08]  版次:[A08]   版名:[城事]   字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第七届龙舟赛在其校内的商业街湖畔举行。(资料图) 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

有教师建议严格执行挂钩机制,督促学生加强锻炼

■《广东大学生体测调研报告》追踪

据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体质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20多年下滑的情况下,近年来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同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高校日常开展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提出了要求,并规定大学生毕业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

前日,华师广东高校体育工作调研组发布的两份“体测报告”,使得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

记者昨日随机走访了百位学生、家长和教师等了解到,虽然部分学生对体测结果表示质疑,但大学生“不爱运动”已成普遍情况。而利害关系不大、怕苦怕累、熬夜、自律性差等,成为大学生动不起来,体测出不了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对此,老师和专家都建议,要实行学生的体测成绩与学生的评优、保研、评三好、评奖学金、毕业等挂钩的机制,才能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地锻炼起来,全力以赴做体测。

■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张毓莹

测试多个项目检测学生健康现状

今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暨南大学的叶同学在跳远项目跳出了183厘米的好成绩,然而在仰卧起坐项目,她只做了21个,未能及格。“我觉得这个体测并不能反映我的真实身体素质。”她说:“仰卧起坐这个项目我平常都没练习过。不能因为成绩不及格而判断我身体就不好啊。”

叶同学所说的体测,指的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并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就广东省而言,男生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000米跑;女生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800米跑。

南方医科大的小关则认为:“体测项目相对比较简单,每年只测一次,不排除有部分同学为了体测突击一段时间,去操场多跑跑就可以达标。仅凭这些项目我觉得不足以全面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素质。”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的边宇博士表示,只要敦促学生全力参加测试,测试数据真实,就能切实反映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现状。

学生背肌松弛引体向上项目不可少

采访中,引体向上项目是男生们吐槽最多的一个测试项目。

现在读大二的胡同学告诉记者,他们体育课体测时,班上接近一半的同学直接弃考引体向上项目,测试根本不需要排队。“我们引体向上6个及格,消耗体力做半天可能白做或是拉伤,分数也不高,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

边宇则认为,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设置是非常合理、必要。现在,不少大学生有含胸弓背的现象。这是因为学生的背肌松弛,背肌肌群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而经常伏案工作更容易造成背肌过度松弛。把这项作为测试项目,就是促进学生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他也表示,引体向上的标准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70kg的人做8次引体向上相当于90kg的人做3次,考虑学生的体重因素、建立加权机制会使测试结果更加合理。

有学生期望测试前能获得专业指导

大学生小琪的肺活量测试爆表,成绩优异,但在800米跑结束后,她感觉到喉咙、胸部都不舒服。“我肺活量虽然大,但跑步过程中我不会运用气息。体测没有老师指导,只有硬着头皮上,没有技巧地乱跑。如果能有老师指导一下长跑的技巧会好一点。”

在项目设置上,暨南大学的梁同学则建议,建立体质健康测试项目选测制度,让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规定的项目参加测试。

对此,多位专家也表示,要让大学生动起来,体测成绩好起来,高校体育工作确实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除了解决硬件设施等,还需要从软件上更完整、更人性化一点。

高校教师建议体测与评优等挂钩

女子800米跑和男子1000米跑也是大部分受访大学生的弱势项目。问及缘由,他们直言,长跑太难受了、坚持不下去。大学生小程也跟记者算了一下,只要其他项目认真测好,800米跑随便走走,总成绩就能过关。而叶同学则认为,女生800米跑的及格标准较低,因此她在体测中并未用尽全力。

记者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南方医科大、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学生表示,平时的体测中,大家都会用尽全力。因为,学校的体测与毕业、评优等挂钩。

这一点,得到了边宇博士的肯定。“50分是毕业,75分良好线是评优、保研的基本线,在评优保研中,体质测试成绩具有一票否决权。”他告诉记者,华工从2014年开始实行挂钩机制,即学生的体测成绩与学生的评优、保研、评三好、评奖学金、毕业都挂钩。华工是广东省最早开始执行这一制度的学校,也是执行得最严格的学校。“今年就有40多个学生,因体测不过关而失去保研资格。”

他说,要想学生实实在在真真正正地做好体测,要制定这样的挂钩机制,敦促学生去全力参加测试,这样测试结果的数据才是真实、有意义的。

黄敬聪辅导员也表示,支持体测成绩跟评优挂钩。“让学生身体健康最重要,这样能有效督促一部分人动起来。”

小调查

近半受访大学生表示“不想动”

昨日,记者随机走访了广州、佛山、珠海等地的近百名大学生。其中,有49位大学生表示,平日里除了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也会主动去做做运动,健健身。但有33位同学表示,除了必须完成学分的体育必修课外,不会进行任何其他的体育运动。有十多位同学表示,连平日学校开设的体育课,都十分不想去上。“我对体育课实在是没任何兴趣,不是为了完成学分,我一点都不想去上体育课。”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另一位大四的男生,则表示是因为太忙了。

广东财经大学的小吴告诉记者,他身边长时间坐立打游戏,一星期不运动一次,经常性熬夜的同学大有人在。“我也是自己病了一回,才开始运动。”

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跑步、打球是学生最常见的课外运动方式,而爬山、瑜伽、健身等,也是当代不少爱运动的大学生的选择。

在运动频率方面,一周进行一次运动的同学最多,占了四成;每天都有运动的同学有三成;一个月运动一次的占一成;其他的同学大约一个学期或更久才进行一次课外运动。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辅导员黄敬聪则认为,现在大学整体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不理想,很多大学生不爱运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自律性比较差。“大学比较自由,离父母远,另外手机、游戏的诱惑也大。”

话你知

这样的运动更健康

“不觉得女孩子身体状况更好。”来自广东财经大学大四的小李说,平时自己在操场看到运动的同学,也是男生比女生更多。“班里很多女生感觉身体素质还是比较弱的。”他认为,可能是抽查的学校男女比重不平衡,样本出现了一些偏差。

边宇则一语道出了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的原因:男生日常参与项目多为技能展示类项目,女生日常参与项目多为体质健康类项目。篮、排、足、乒、羽、网,这些项目都属于技能展示类项目,它们对于人体健康的贡献并不大;对人类健康贡献大的项目属于体质健康类项目,包括慢跑、游泳、自行车、力量练习、普拉提等。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