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爸妈上班 孩子放学“上哪儿”?这班那班 各有长短难选择(2)
日期:[2017-11-13]  版次:[A09]   版名:[广州区势·最关注]   字体:【
■放学后,真光学校田径队的队员在练习基本功。受访者供图

■越秀区中山三路小学课后班同学在学习做手工。受访者供图

■真光学校的学生放学后在图书室看书写作业,老师和少先队干部轮流管理。 受访者供图

●社区托管 开始时报名火爆 现在日渐冷清

学校的兴趣班无法覆盖所有学生,而且不辅导功课,那么,不想或不能参加兴趣班的学生,放学后还有什么选择呢?渐渐地,社区内的免费托管班进入了家长们的视野。

越秀区五羊社区的公益4点半课堂,由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和教育机构的志愿者负责,下午4:30至6:00辅导和托管有需要的社区学生,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他们与老师、家长、同龄人的良性互动与沟通,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施以积极的影响。

在广州的另一个社区,据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从2013年开始,街道在家综举办托管班,为辖内小学生提供免费的“330课后托管”服务。高峰时期有近百名小学生报名参加,由于孩子需要的辅导服务不同,因此社工和志愿者把托管班分为两个班,1年级至3年级学生为一班,4年级至6年级学生为另一班,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刚开班一两年那段时间,工作人员每天都接到家长打来的电话,询问托管班是否还可接收孩子。考虑到服务的质量还有场地的容量,所以在没有同学退出的情况下不再接受报名。”

然而,最近一两年社区托管班的规模开始缩小。“毕竟辅导孩子的不是专业老师。”该工作人员表示,家综社工和大学生志愿者一般只能提供简单的作业辅导和照顾,而家长希望托管班能让小孩的学业有所提升。“不少家长提出,除了辅导作业,能不能把小孩的弱项补习一下?对此,社工和志愿者感到为难。”请老师来辅导,肯定要增加费用,而受限于公益性质,家综提供托管服务时不能向家长收费,因此家长的需求很难满足。

于是,有些家长宁愿出钱让小孩到校外的托管机构,托管班的规模逐渐缩小了。“现在只要有居民来我们这里随时都可以报名,家综的托管服务还是会向有需要的人群开放。”

●共享托管 提供服务的家庭有的月入过万元

“孩子做作业着急了,我却帮不上忙。”从河南省到广州来照顾孙子的雷阿姨告诉新快报记者,孙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儿子和儿媳上班回家晚,她只好亲自上阵辅导孙子功课,却被孙子的作业难住了。不得已,她只好找孙子同学的家长商量,让孩子们放学后一起做作业。

在广州,像雷阿姨这样遭遇“陪读”困境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数。孩子读小学,父母要上班,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重任落在祖辈身上,可是由于身体或文化水平的原因,祖辈难以胜任——这就是雷阿姨等人面对的实际困难。新快报记者走访越秀区黄花小学、天河区华康小学等学校发现,下午放学时来接学生的家长以老人为主,一些老人甚至帮孩子背着书包跟着孩子去课外培训班上课陪读。

刚需之下,校外托管市场蓬勃发展。看看校园周边的各种校外托管班,就知道广州的托管服务有多火。但是,选择把孩子送去校外托管的家长也不无担心,且不说校外托管机构能否保证安全,在托管期间孩子吃什么、学得怎样都让人操心,家长甚至担心托管变成了“脱管”。供需错配之下,番禺等区一些大型住宅小区悄然出现家庭式的“共享托管”。

新快报记者走访番禺区某大型小区发现,一家共享托管平台进驻了该小区,小区内的部分家庭在平台注册,提供托管服务,而购买服务的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注视”着小孩的托管状态,知道他今天吃得好不好、学习认不认真。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该线上平台提供托管服务的家庭超过60户,就在同一小区报名托管的家庭则多达数百户。前者须接受托管平台的实时监控,方便后者随时随地关注孩子的动态。

该共享托管平台的负责人汪宗叶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把“互联网+托管”称之为“共享妈妈”模式——“通过认证、审核和培训,让每个家庭可以直接参与托管”。而实时监控是以家庭为主的新托管模式的最大看点,托管人员从学校接回小孩,即时拍照发到线上平台进行“人脸打卡”,家长第一时间接收到小孩被接走的信息。在托管期间,孩子的一举一动也被实时监控,“比如孩子吃了什么东西,必须拍照上传。家长也可以清晰看到小孩在做什么作业。”汪宗叶说,即使家长出差在外也能掌握小孩的动向,“过程公开透明,避免了以往托管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新快报记者在该平台上看到,不同托管方式均有明细收费,以1年级至3年级6人至10人的晚托班为例,课程费加餐费加杂费,每人每学期需4570元,减去平台给的1000元补贴,家长实交3570元。而提供服务的家庭,收入也不错。记者了解到,有一户提供服务的家庭,10月份的营收超过了1万元。

提供服务的家庭资质如何?谁来监管?对于这些问题,汪宗叶表示,托管平台及模式都是新的,希望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和监管,推动托管市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声音

业内人士: 共享托管是一把双刃剑

广州市越秀区博雅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主任严凯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家长对托管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最基础的“代管”需求,也是很多家庭存在的民生需求。从这一点来看,由政府补贴的校内托管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工作生活忙碌的家长而言,1小时的托管时间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除了基本的托管服务,也有家长会提出“营养”方面的需求。对此,他认为广州市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小学生课后托管教育课程指导目录,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的课后有偿素质教育服务。

对于校内托管的承接主体,他认为可以由志愿者或义工组织提供服务,鼓励学校在职教师以志愿者或义工身份担任托管教师,支持市(区)少年宫、公共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社会组织及特殊才能个体参与校园不同层次的托管服务。困难家庭学生参加基本项目的费用由政府财政兜底,努力吸引大部分小学生参与校内托管,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托管难的问题。此外,凡是参加校内托管的,建议一律采取家长一次性全年缴纳商业保险的方式,由保险公司负责意外伤害事故赔偿。

针对火爆的托管市场及“互联网+托管”的共享平台模式,有教育专家表示,目前托管机构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对这方面进行监管。共享托管平台是一把双刃剑,会对传统的线下托管机构产生冲击,也对线上平台自身的发展提出要求。这样的模式有助于依靠创新的力量,推动托管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