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精练“绣花”功夫 绘就“品质”越秀
日期:[2017-11-21]  版次:[A08]   版名:[城事]   字体:【
■千年六脉东濠涌重焕生机。

■东濠涌重焕生机,告别臭水沟变成旅游休闲景点。

作为最古老的中心城区,一直以来,越秀区都是广州的行政、商贸、金融、文化中心,其地位举足轻重。

在不足1/200的土地上,贡献了广州1/7的经济总量,稳居“三甲”;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就广州最响当当的文化名片;教育医疗资源底蕴深厚,可谓一枝独秀;千年商都的基因,更是亘古未变传承至今……这是钟灵毓秀的越秀,大家闺秀的越秀。

然而,地理空间有限,成为发展最大的掣肘;动力转换、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都需要攻坚克难;以最小的面积承载了最大的人口密度,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亦任重道远;老城区环境的更新改造,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再开发,更需探索创新……这些矛盾和困难的解决与克服,需要越秀人的集体智慧——判断决策执行的智慧,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

为此,新快报推出“发现越秀智慧”系列报道,透过越秀区改革创新发展的点滴实践,一起感受并期待一个再起之秀的越秀、秀外慧中的越秀。今天推出第二篇:管·道,明日推出第三篇:惠·道,敬请垂注。

■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 毅

“以前东濠涌很脏很臭,走过都要捂着鼻子,但是经过改造变得很美了,现在成了街坊们散步的公园。”退休的广州市民林志强这样说。从市民避犹不及的“臭河涌”到风景如画的公园,东濠涌的“翻身”是越秀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环境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一个缩影。“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不仅是一项重大课题,更是一场人心的考验。依托老城区历史风貌和深厚文化底蕴,越秀下足“绣花”功夫,力推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练就了一身“绣花”本领,公共服务满意度三年蝉联广东全省各区(县)第一。

千年六脉东濠涌重焕生机 告别臭水沟变成旅游景点

位于广州中心城区的东濠涌, 北起白云山脚下的麓湖、南至珠江,全长4.51公里,是起源于宋代的广州六脉渠中,唯一保存下来未完全覆盖的一脉。随着城市化步伐的日渐加快,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流入,东濠涌淤积严重,污染加剧,鱼虾绝迹,成了藏污纳垢的臭水沟,河涌两岸的不少居民常年不敢打开窗户。直到2008年治水号角吹响,东濠涌一期综合整治工程启动,治理东风路至珠江段1.89公里的明涌。为确保日处理能力13万吨,向东濠涌补水的水净化厂按期建成投产,区建设和水务局组织了近150人的队伍,硬是靠“肩挑背扛”原始方式,在8天内将3个月才能完成的2400吨滤材全部安装到位。林志强告诉记者,“两岸环境越来越好,水更清,鱼儿多了,还建了篮球场,市民把这当成了休闲的旅游景点。”

继东濠涌南段整治完成后,越秀又展开中北段2.62公里雨污合流暗渠“翻身”的攻坚战,历时4年成功实现东濠涌南北相通、云山珠水相连,改善了沿线生态环境。其间,面对孖鱼岗涌渠箱改造工程、省航运设计院借地工作、园林景观建设等诸多难题,越秀区成立了东濠涌中北段综合整治工程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下简称“公咨委”),18名公咨委委员搭建了政府与群众、政府与媒体沟通的桥梁,有效化解了矛盾和问题。东濠涌中北段沿线截污系统及防洪排涝体系得到了完善,每年可减少204万吨污水排入河涌,朱紫寮后街等低洼地区雨季“水浸街”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惠及河涌沿线24.6万居民。据市环保局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今年1—6月东濠涌水质均达标,水质指标已位居全市河涌前列。

记者还了解到,东山湖水质提升项目进展顺利,四大湖区已完成沉水植物种植,现进入回水阶段。近年来东山湖水质富营养化严重、长期劣于地表水 V类。该项目对33.5万平方米的水体面积实施水体生态修复与水景构建,通过底质改造、水草驯化、水质净化、生态放养、景观效果、生态培育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有望在12月31日前将水质提升至地表水IV 类水标准。

既要“面子”光又要“里子”亮 一年翻新“城市家具”超4万件

鲜花取代灌木,花丛中摆着可爱的白海鸥和海豚雕塑……沿江路道路、无障碍设施、沿线绿化和城市家具焕然一新,四季花开,连附近街坊也从熟悉的环境中不断收获新鲜感。在越秀区,你会发现连路边的电箱都是“街景”,北京路星级公厕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变化背后,越秀力推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提升城市景观、街巷环境、基础设施,靠着一股工匠精神打造“品质越秀”。

在白云街,路边的20多个电箱上都是油画,充满了艺术感。“我们请广州美术学院学生给这些电箱穿上了‘新衣’。”白云街相关负责人说,油画不但有紫荆花图案,还结合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如白云路曾是1911年建成的广九铁路火车站的所在地,鲁迅先生也曾在白云路上的白云楼居住,因此电箱的油画以火车、鲁迅和蓝天白云为主题,变成一道“街景”吸引了不少市民合影。而通过绿化、美化、围蔽等措施,14个垃圾桶收运点也成了“景点”。白云街累计投入40多万元美化公共设施,对存在破损、油漆脱落的交接箱和市政标识杆、灯柱、围墙、自行车停放架等进行了油漆翻新。

民国期间财厅前的骑楼雨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德路、八十年代广州最大的国有钟表首饰专业商店“李占记”……在北京路的公厕邂逅这些黑白照片,仿佛进了哪家展览馆。从2015年开始,越秀区城管局先后对北京路周边的八个公厕进行改造,不仅配备了免费厕纸等,还把北京路的历史文化搬进了公厕,如此“星级公厕”自然受到市民游客的热捧。“既要‘面子’光,又要‘里子’亮,不但要管好主干道、大街区,也要治理好每个社区、每条小街小巷。”越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市家具”专项整治中,2016年越秀区翻新城市部件多达44440件,完成绿化改造300余项,绿化补种15000平方米,创建区级示范路4条等,使老城焕发生机与活力。

率先试点“两网融合”废玻璃回收 环卫工月增收1500元

在白云路和东川路交界处,一片巨伞似的绿荫下,坐落着一栋小“别墅”,彩色招贴“废玻璃回收,废玻璃回收指引彩图”和美术标语“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格外耀眼。环卫工人袁师傅说,回收点的废玻璃收购价比市场价高一些,每公斤玻璃按不同种类在2毛6到3毛8不等,很多街坊主动拿来卖,两三天就能回收废玻璃30多桶。

以前不是这样,除了被丢弃的废玻璃,还有废旧的家具电器等大件垃圾,仅靠人手分类难以完成。“群众并不买账,很少动手去做,一个源头的问题是激励机制没形成。”越秀区城市管理局分类办负责人说,垃圾分类不能从“精准分类、精准处理、精准利用”做起,就难以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怎么办?废玻璃回收点应运而生,实行“居民分类投放+环卫工人分类收集+车队免费运输+企业定向收购”的回收处理模式,成功实现了居民、环卫工人、回收企业等多方共赢,初步形成了源头分类激励机制,促进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回收利用。像袁师傅这样,每天下班后在回收站“加班”两小时,通过回收废玻璃每个月至少可以多拿1500多元的“加班费”。

目前,越秀区引入4家企业合作,以其他垃圾中的废玻璃、木质废弃物和餐厨垃圾等低值可回收物为切入点,开拓了在街道社区设置废玻璃专用回收板房点、废木材收集堆放点和餐厨垃圾处理站。2016年,全区分类出餐厨垃圾量5.15万吨,废玻璃、废木材等0.91万吨,占垃圾总量的比率14%,街道环卫站工人和居民增加收入240万元,通过垃圾回收利用,以构建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有效运行为导向,强化多方共赢机制,共建源头激励机制。据悉,今年越秀区分类的废玻璃、废木材等预计将达到上万吨。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