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即便所有电脑城全部关门 “岗顶石牌”分量同样不减(2)
日期:[2017-11-22]  版次:[A07]   版名:[城事]   字体:【




●探原因

电脑城生意为何如此难做?

实体店铺成本高,利润没法保证

从太平洋数码广场的打工仔,到百脑汇的小档主,再到如今线上线下各半的经营方式,今年34岁的成哥,在岗顶IT商圈已经摸爬滚打了13年。提起即将结业的太平洋B场,他同样丝毫不觉得意外,“生意这么难做,说不定哪天我们也倒闭了”。

在成哥看来,电脑城“生意难做”是各方面原因综合导致的结果,位居其首的就是实体店铺的成本问题。“一间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档口,一个月租金就得好几万(依楼层、位置而定),加上人工,一间店要配3个人,每个人工资至少3000元。”成哥说,在如此高的成本之下,商家必须保证利润才能生存。

然而,随着近年来电商兴起,电子产品的价格愈发透明化。“稍微懂一些的消费者都会用手机查价格,店铺想多赚都难,一个月就赚那么点,怎么活?”成哥说,成本重压之下,一些无良商家选择了“毫无下限”的做法。“就是‘宰水鱼’,碰到一两个不懂的就往‘死’里坑,口碑就这样被搞臭了。”成哥说,如此恶性循环之下,来电脑城的人自然一天比一天少。

电脑城内也并非泥沙俱下,“做好服务”成为另一部分商家的选择。与网购需等待物流(虽然已需时较短)、自己动手相比,有人代劳、立等可取是电脑城的优势之一,也成为不少懂行之人的选择。“像我帮人装机,差一点的配件都不敢用,因为一旦(因为配件差)出了什么问题,你就失去这个客人了。”成哥希望,能用较高的质量和相对较好的价格来维持住生意。

●寻出路

电脑生意如何“活”得更好?

档主触网,作为线下生意的补充

曾几何时,坊间曾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天石牌村要改造,广州电脑市场会暴涨一波”。虽是一句笑谈,从中却可见岗顶IT商圈在业内的分量。目前,虽然广州的电脑城大多局部转型或结业,但成哥坦言,即便这些电脑城全部关门,“岗顶石牌”的分量同样不减,因为“供应链还是在这里”。

DIY电脑离不开CPU、主板、内存等配件的供应,近年来,由于铺租成本原因,配件供应商纷纷选择“上移”——搬迁到电脑城楼上租金较低的写字楼里办公,继续为电脑城的档主们供货,而档主们也纷纷开起了自己的网店,作为线下生意的补充。

换言之,现在的电脑城档口更多作为零售和产品展示的窗口,真正的核心还是在于电脑城楼上写字楼里的渠道(批发)商们。

眼下,线上线下在成哥店铺的经营份额中各占一半。“线上的好处是不麻烦,有货就有货,客人想怎么比价也随便比,线下呢主要还是为了熟客。”成哥坦言,即便生意到了网上,“低价走量”和“高质高价”两种思路同样并存。“像有些店没有底线,5年前的(酷睿)i7还拿出来卖,号称‘2999元’,这种生意其实是在坑人。”成哥说。

记者手记

生意难做是事实

做好服务和本分更重要

去岗顶石牌一带的电脑城买配件攒机,是很多广州街坊的集体回忆。

犹记七八年前,还在广州读大学的我带着积攒多时的2500元(其中借来1000元),兴冲冲地跑到太平洋数码广场A场,几经比对后买下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电脑,毕业后又到同在岗顶的新快报社工作,义务帮人组装电脑成为了我的爱好之一,这么多年下来,经我之手组装的电脑少说也有百来台。

电脑城“杀熟”“坑小白”“宰水鱼”这些伎俩,在我不算长的DIY历程中时有接触。诚然,实体店面提供了现场服务,加上自身成本较重,在零部件全新正品和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卖出比网上稍贵的价格可以理解。不过,部分商家的行为则无异于“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2015年,我和同事在接到省消费者委员会通报的情况后,假扮“电脑小白”到岗顶电脑城区域对某商家进行暗访。果然,该无良商家见机会上门,对我百般忽悠,甚至将搭载赛扬1007U的笔记本电脑吹得比当时最新的酷睿i5-5200U还要好,价格也比后者贵出几百元。报道出街后,这些商家的“恶名”是否会被一些读者算到整个电脑城头上呢?我不得而知。

网商冲击之下,电脑城生意难做是事实,但正因如此,做好服务和本分生意才更加重要。

眼下,南方电脑城一楼变身服装卖场,百脑汇负一楼变成了智能电器卖场,原本经营电脑类的四、五楼也变成了食街,但结业的电脑城仅仅是太平洋B场,太平洋A场仍在,其他电脑城也还在。

作为一代传奇的太平洋数码广场B场即将落幕,但正如资深业者所说,电脑产品的供应链仍然在这,线下终端商家和消费者仍然在这,线上网店销售的来源也在这……“根”在这,“岗顶”时代就远未终结。(朱烁然)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