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先涨价后降价”现象突出,不能只让消协发声
日期:[2017-11-30]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朱昌俊

中国消费者协会11月29日发布的《2017年“双11”网络购物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显示,在“双11”整个体验周期内,先涨价后降价、以“划线价”形式虚构“原价”、预售价格频繁变化等情况较为突出。16个网络购物平台668款商品中,有420款非预售商品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双11”价格或更低价格购买,占比近八成。

在今年“双11”活动开始之前,各大电商平台的“烧脑式”折扣规则,就遭遇了普遍的吐槽,被调侃为“没有‘奥数’功底已不敢应战”。不过,从中消协最新公布的调查报告来看,比折扣规则过于复杂让消费者感受不到“获得感”更严重的是,参与调查的近八成产品其实在“双11”比平时根本就没便宜。虽说这个比例只是抽样调查结果,但其之于整个“双11”的价格状况,恐怕还是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众所周知,“双11”购物节的最大卖点,即在于价格优惠。而当多数商品在平时也能够以“促销价”买到,“双11”的必要性显然就已经要打上一个问号了。而类似的情况已非第一次出现。相关信息显示,去年相关部门受理涉及的“双11”的投诉案件中,促销优惠不实是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占比62%,主要包括优惠条件限制多、优惠承诺不兑现、保价承诺不保价等。这与今年中消协的调查报告大同小异,都指向“优惠不实”的本质问题。

挖空心思获得折扣,可到头来却并没有享受到实际优惠,这样的真相无疑让“剁手族”们深感受伤。而无论是先涨价后降价、以“划线价”形式虚构“原价”,还是预售价格频繁变化、定金随意变动和随意标注价格,其实都不仅仅是道德意义上的商业诚信的缺失,而是涉嫌违法。比如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就此来说,中消协给出的调查报告,还只是一个问题线索,对此不仅涉及到的电商平台应该作出回应,相关监管部门更该按图索骥,及时介入调查。

事实上,在今年“双11”前,相关部门就发布了“首批500家失信电商黑名单”,并且多家企业还共同组成了“史上最强反炒信”联盟。然而,现实表明,“双11”期间的价格与失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改观。为何不断强化的信用治理,在结果上却不尽如人意?对此,监管部门与电商平台,理当有更深入的反思和更有效的纠偏行动。

在调查报告中,中消协建议,有关部门完善网购价格监管制度,依法惩处价格误导行为;加强平台商品价格管理,电商平台及商家需落实诚实守信经营责任。现在中消协指出了问题,也给出了建议,有关主体的行动,不该缺席。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