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明御窑厂追求“至精至美之瓷” 嘉靖时期出现了官窑民窑竞烧的局面
日期:[2017-12-03]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封面]   字体:【
■明宣德五彩牡丹纹瓶 高29厘米 日本根津美术馆藏

■明嘉靖五彩“大明嘉靖年制”款鱼藻纹盖罐 高42厘米 口径22.5厘米 1957年北京西郊郝家湾出土。 北京首都博物馆藏

■明成化五彩牡丹蝴蝶纹盖罐。 (图自《中国五彩瓷器》)

■明嘉靖景德镇窑五彩团龙纹罐,2013年上海博物馆展出的文物。CFP/供图

■明宣德五彩妇童故事图纹盘 高6.6厘米 口径34厘米

从原始瓷器到青瓷,从青瓷到白瓷,从白瓷到彩瓷,经过历史的长河,釉质晶莹剔透、色彩丰富自然的五彩瓷器诞生了,中国古代瓷器经历近2000年的历程。

大众对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宣德青花的大名已然不陌生,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2亿多元的拍价让市场对明代瓷器有了更深的期许,而这五彩鱼藻纹盖罐背后独特的艺术魅力,正是其价值所在。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梁志钦/整理

制瓷人通过用色和装饰弥补原料不够精细的缺点

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由于制瓷原料日渐枯竭已经不能和永乐至正德时的产品相比了,但这并没有阻碍制瓷业的进步,反而促使制瓷人在用料和装饰上更下工夫,以弥补原料缺少导致的瓷质上的不足。当时 ,景德镇陶瓷业还出现了“官搭民烧”竞烧的局面, 也就是说御窑厂常把宫廷的任务分派给民窑来完成,说明了当时的民窑在生产水平上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在制瓷质量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官搭民烧”成为嘉靖、万历时期官窑制瓷的特点。

“嘉靖一朝的官窑瓷器烧造的数量,仅从有文字记载计算,已达近60万件,再加上弘治以来的‘烧造未完者’30余万件,估计将在近百万件。”如此众多的烧造任务,使得工匠在保证数量的同时就很难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在提高瓷器的质量上下功夫。而且官窑也无法完成如此巨大的任务,只好把“钦限” 任务交给民窑完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官窑瓷数量就不一定能保证质量,这也是瓷器质量不及早期的原因之一。胎质不够紧密、器型不够周正、用笔相对潦草、画面相对不够精致成为嘉靖、万历时期青花五彩瓷的特点。这种种的不足显出的朴拙之气正好与粗朴的胎质相呼应,却也十分相宜,另有一番意趣。在国内外的许多博物馆中,都可见到数量多、种类丰富的嘉靖万历五彩瓷传世作品。

御窑厂所用的工匠技艺熟练而高超

明代洪武年间,朝廷在景德镇设置了御窑厂。御窑厂平时有饶州府的官吏管理,每逢大量烧造时,朝廷便派宦官至景德镇督陶。御窑厂烧造的陶瓷数量很大,不惜人力、物力,追求“至精至美之瓷”。

《明史》记载:“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御窑厂所用的工匠技艺熟练而高超,并且“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因此,御窑厂的制作均非常精致,不惜耗时费力,精美的五彩瓷由此产生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明代五彩瓷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阶段:洪武、永乐为初创期,宣德至正德为发展期,嘉靖、万历为成熟期。

明早期釉上五彩瓷器传世品不多见,因为当时景德镇延续元代制瓷主流产品青花、釉里红的生产。然而从所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洪武釉上红彩可以判定,洪武时期的红彩瓷器已为“五彩”瓷的蓬勃发展造声蓄势,可以说洪武釉上红彩已拉开了明代五彩瓷辉煌的序幕。

宣德时期的五彩瓷器数量较少,均为御窑制作,器型仅见碗、高足碗等,其装饰是彩多与青花结合,碗口沿线内外、足墙分别绘青花龙纹、梵文、海水纹,主题纹饰为五彩绘制的莲池纹、纹饰色彩有红、绿、赭、蓝褚色,底有“大明宣德年制”官窑六字楷书款,对以后的五彩瓷器有很大影响。

嘉靖、万历时期官窑多为青花五彩

明代成化、弘治、正德也有五彩瓷器,但数量较少,直到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器进入繁荣时期。

青花五彩是在宣德、成化五彩、斗彩的基础上发展的,但与宣德、成化五彩、斗彩不同。宣德五彩是以青花作为边饰,主题纹饰主要以红绿彩为主,赭彩及青花作主题纹饰的点缀,少量运用。成化斗彩是釉下青花勾出花纹轮廓后,高温烧制,再在轮廓线内填各种彩,二次烧成,色彩鲜艳,但风格疏雅。嘉靖、万历时期典型的五彩瓷器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的结合工艺,色彩浓艳。它先以蓝色描绘纹饰,高温烧成,再在釉上施 以红、深绿、淡绿、黄、褐、紫、黑、孔雀蓝诸色,实为青花五彩,官窑五彩瓷器多属此类,彩色浓重,色调对比强烈。

在五彩瓷器中,有一种橘黄色,其工艺是先施黄彩,然后在黄彩上再施红彩,所谓黄上红,是嘉靖时期较为特别的施彩方法。

嘉靖、万历时期的青花五彩器物造型主要有各式瓶、葫芦瓶、镂空瓶、蒜头瓶、壁瓶、罐、方罐、壶、提梁壶、炉、军持、花觚、碗、杯、盘、盒、笔架等。

“浓翠红艳”是嘉靖时期的重要特征

嘉靖、万历时期的青花五彩中青花已经不再占据主要地位,而是与釉上彩一样作为色的价值在一件瓷器中同等存在,在需要蓝色的地方则使用青花,在需要红、黄、绿等颜色的时候则使用釉上彩,彩绘不再受轮廓线的限制,而是自行设计图案并根据纹样颜色进行彩绘。釉上彩绘的比例占主要地位,多于成化斗彩中釉上彩的比例。

不容置疑的是,成化的斗彩为明代中晚期嘉靖和万历时期的青花五彩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艺术上的铺垫,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既争奇斗艳,又和谐统一,形成一种独特的陶瓷装饰语言,青花与釉上彩的结合使陶瓷整体风格更加浓翠红艳了。成化斗彩为嘉靖、万历时青花五彩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嘉靖、万历时青花五彩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必不可少的奠基石。

人们对五彩色彩的认识和偏好使得五彩瓷在当时得以流行,嘉靖时期的五彩瓷既不同于明成化时期的斗彩瓷那样追求一种色调和谐、温润恬静的五彩效果,也不同于后世清康熙时期的浑厚大气、雅致精细的五彩,而是突出大红、大绿、大黄、大紫、大蓝的满密热闹的视觉冲击效果,饱和度极高的色彩成为这一时期五彩瓷的显著特征。由于图案花纹几乎布满全器,加上满密的图案纹饰与红、绿、黄、蓝、紫的组合,就有了浓翠红艳的感觉。

(本文信息来源:中国南方艺术《五彩斗绚在明清》、《绚丽多彩的明清五彩瓷器》、刘乐君、张文倩《明嘉靖、万历青花五彩瓷的审美特征》等)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